不同栽培措施对豫东地区春播花生农艺性状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亚柯
作者: 雷亚柯;张建航;展世杰;邓陈威;王伟杰;张俊;杨亚洲;马振威;贾朝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农艺性状;生理特性;春种;栽培模式;豫东地区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3 期
页码: 15-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明豫东地区春播花生适宜的人工播种和机械播种模式,为提升豫东地区花生种植效益、推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8(4×2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播种密度、每穴种子数、包衣剂用量、起垄高度和底肥用量 5个因素对花生株高、总分枝数、倒伏率、单株无效果针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单株饱果率、单株果重、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荚果产量和叶片SPAD值等方面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栽培因素与荚果产量的相关性.[结果]增加花生播种密度可显著促进株高,加重倒伏,显著降低总分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和单株果重;荚果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最佳播种密度为 21万穴/hm2.与每穴种子数 1粒相比,2粒可显著提升株高和荚果产量,但显著降低总分枝数、无效果针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单株果重和百果重.种子包衣可显著提高荚果产量和单株果重.起垄种植可显著提高单株果重和百仁重,但显著降低株高.适当减少底肥用量对花生各农艺性状均无显著影响.每穴种子数、包衣剂用量、种植密度和底肥用量均与荚果产量正相关,其中,每穴种子数与荚果产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起垄高度与荚果产量呈负相关,未达显著水平.8种种植模式(P1~P8)在株高、总分枝数、无效果针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单株果重、百果重和荚果产量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倒伏率、百仁重、出仁率和生长后期叶片SPAD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人工播种模式下P4 处理和机械播种模式下P5 处理的荚果产量均最高,分别达 5401.65 kg/hm2 和 5024.40 kg/hm2.[结论]综合考虑花生产量和投入成本,豫东地区春播花生最佳种植模式:人工播种为密度 18万穴/hm2,2粒/穴,种子包衣,起垄,底肥复合肥料硫酸钾用量102.0 kg/hm2;机器播种为密度21万穴/hm2,1粒/穴,种子包衣,起垄,底肥复合肥料硫酸钾用量102.0 kg/hm2.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不同土壤类型旱地花生的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 郑亚萍,梁晓艳,王才斌,郑建强,万更波,郑永美,王廷利,刘岐茂. 2012
[2]不同栽培模式对木薯生理特性、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严华兵,曾文丹,赖大欣,周慧文,陆柳英. 2017
[3]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根系时空分布及生理特性研究. 张玉芹,杨恒山,张瑞富,高聚林,刘志雄. 2014
[4]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生育后期冠层生理特性研究. 张玉芹,杨恒山,毕文波,张瑞富,范秀艳,肖丽,高聚林,刘志雄. 2012
[5]半干旱区优化栽培模式下玉米产量、生长发育及叶片生理特性研究. 徐晨,边少锋,赵洪祥,张丽华,闫伟平,历艳璐,王俊鹏,张治安. 2021
[6]武鸣县木薯间作花生、大豆的高产高效模式. 韦小贞,尹成和,李兆贵,韦艳春,马汉宝,许晓芳,黄柏玲,黄洁. 2011
[7]我国花生栽培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冯烨,郭峰,李新国,万书波,孟静静. 2013
[8]木薯花生间作的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模式. 钟瑞春,蒋菁,熊发前,贺梁琼,李忠,韩柱强,黄志鹏,唐荣华. 2015
[9]甘蔗+花生复合种植花生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唐秀梅,廖露露,吴海宁,熊军,黄友访,黄志鹏,郑希,李忠,贺梁琼,唐荣华. 2025
[10]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O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11]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模式下不同蒙字号大豆的品种筛选. 吴宁,孔祥军,王永斌,赵远铃,谭巍巍,王广金. 2017
[12]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玉烛,张岳平,曾翔,刘洋,谢小立,屠乃美. 2009
[13]大兴安岭南麓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廉博,王雪娇,苏二虎,赵晓宇,李金龙,陈广平,贾利敏,李强. 2021
[14]压砂西瓜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郭松,刘声锋,于蓉,田梅,董瑞,王志强,杨万邦. 2020
[15]芽姜不同播种量与不同覆土厚度栽培比较研究. 陈文胜,李峰,李永平,王彬,薛珠政. 2018
[16]不同栽培模式对灵芝菌株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李学龙,李超,李跃,刘国丽,张鹏,张敏. 2023
[17]不同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农艺性状和活性成分研究. 李文治,何文江,陈祖琴,李强,熊川,黄文丽. 2017
[18]两种栽培模式下水稻品系(组合)间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 廖江林,袁平荣,李达模,肖国樱. 2004
[19]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胡椒主要农艺性状观测. 沈绍斌,刘光华,刘倩,左红. 2011
[20]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0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3年河南省主要花生产区精准调控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张俊;臧秀旺;张朋磊;张曼;郝西;刘娟;丁国辉;刘兵;崔亚男;刘梦雅
关键词:
-
花生精准调控技术应用效果
作者:张俊;臧秀旺;高伟;张朋磊;张曼;郝西;刘娟;刘兵;崔亚男;刘梦雅
关键词:
-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花生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作者:崔亚男;郝西;刘娟;张俊;高伟;张朋磊;刘梦雅;张曼;刘兵;刘海礁;臧秀旺
关键词:花生;干旱胁迫;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湖羊PSMB9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谢蓓伊庭;王悦;孟春花;钱勇;张俊;张建丽;王慧利;曹少先;李隐侠
关键词:湖羊;PSMB9基因;克隆;组织表达谱;C2C12细胞系;细胞增殖
-
芝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作者:倪云霞;张国彦;赵辉;刘新涛;王婧;赵新贝;雷亚柯;刘红彦
关键词:芝麻;病虫害;发生特点;绿色防控
-
基于深度学习的类球状水果采摘识别算法研究进展
作者:李辉;张俊;俞烁辰;李志鑫
关键词:水果采摘;目标检测算法;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
-
我国辣椒病毒病病原及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廉勇;付崇毅;高婧;刘湘萍;狄洁增;张俊;郭金波;王永
关键词:辣椒;病毒病;病原;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