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同型发酵乳酸菌混合培养的发酵特性及对黄曲霉抑菌作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亚东

作者: 田亚东;邹旸;韩琳洁;刘正;郝东升;钟成;彭传文;范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乳酸菌;黄曲霉;混合培养;发酵上清浓缩液;抑菌

期刊名称: 饲料工业

ISSN: 1001-991X

年卷期: 2019 年 40 卷 021 期

页码: 30-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讨植物乳杆菌(L)、乳酸片球菌(P)、凝结芽孢杆菌(B)及三种菌混合培养液对黄曲霉的抑菌作用,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三种菌及其混合培养的上清浓缩液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菌及其混合培养的上清浓缩液均对黄曲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及其三者混合培养的上清浓缩液的抑菌直径分别为(15.860±0.050)、(15.737±0.155)、(14.287±0.096) mm和(15.173±0.032) mm,其中植物乳杆菌和乳酸片球菌的抑菌直径最大(P<0.05).

分类号: S816.32

  • 相关文献

[1]嗜酸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混合培养及产物分析. 张帆,王建华,杨雅麟,滕达,刘立恒. 2007

[2]乳酸菌抑霉菌菌株的筛选及应用. 于向荣,汤小宁,于清琴,孔健,钱洋. 2013

[3]哈族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茵多样性及抑茵性研究. 刘洁洁,李开雄,倪永清,卢士玲,雷静,王俊刚. 2012

[4]哈族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多样性及抑菌性研究. 刘洁洁,李开雄,倪永清,卢士玲,雷静. 2012

[5]乳酸菌发酵菊芋马齿苋复合饮料及其抑菌活性. 张宏志,马艳弘,李亚辉,黄玉玲,唐伯平,周春霖. 2015

[6]奶牛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微生态制剂的研究. 桑梦琪,喻琴,邵丹,董书伟,王东升,张世栋,武小虎,严作廷. 2019

[7]共培养干酪乳杆菌NA-2和鼠李糖乳杆菌LGG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施琳波,彭晴,徐小轻,张宇微,杨硕,田丹丹,何孟欣,石波,乔宇. 2024

[8]高活性乳酸菌发酵剂培养条件优化及活性测定. 孙翠焕,冀宝营,王艳华,刘晓辉,席晓光,吴英春. 2006

[9]耐盐促生细菌Rs-198的鉴定及其与Rs-5混合培养研究. 吴忠红,马晶,王芸,杨良,娄恺. 2009

[10]瘤胃微生物生态研究方法评述. 淡瑞芳,张海涛,龙瑞军,鱼小军. 2007

[11]固氮球形芽孢杆菌与巨大芽孢杆菌的混合增效作用. 龙苏,李法峰,陈明,林敏. 2000

[12]肽对体外混合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和生长影响的研究. 李琍,丁角立. 2000

[13]黄绿木霉菌等菌株混合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林志伟,浦子钢,孙冬梅,张红梅. 2009

[14]泡菜中两株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混合培养初探. 刘孝永,裘纪莹,孙欣,周庆新,祝清俊,王未名,陈蕾蕾. 2012

[15]光合细菌与纳豆菌的混合培养及混合处理养殖水的研究. 唐婷,陈济琛,田燕丹,林新坚,邱宏端. 2015

[16]茄子3株内生细菌分别与青枯雷尔氏菌混合培养特性研究. 蓝江林,朱育菁,刘波,唐秋榕,郑雪芳,苏明星,史怀. 2012

[17]光合细菌混合培养条件的优化. 谭周进,刘勇,张松柏. 2010

[18]鸭疫里默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及重新分离方法初探. 李翠,杨世发,林树乾,李桂明,赵增成,黄中利,傅剑,宋敏训,冯敏燕. 2016

[19]利用米根霉混合培养饲用布拉迪酵母BS-F1的研究. 李孝辉,付浩,吴杰,邓波. 2025

[20]国际花生黄曲霉和基因组研讨会将在广东召开. 周桂元.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