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香红茶新品种'粤茗7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开星

作者: 方开星;秦丹丹;潘晨东;姜晓辉;李波;王秋霜;倪尔冬;李红建;王青;吴华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红茶;品种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S2 期

页码: 189-1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粤茗7号’是从祁门种和‘英红二号’杂交后代中经单株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制高香红茶的茶树新品种。小乔木型,中叶种,早生种,生长强势,再生能力强。一芽二叶蒸青样干物质中含茶多酚19.9%、氨基酸2.9%、咖啡碱3.4%、可溶性糖4.6%、水浸出物40.2%。适制红茶,干茶外形紧结、乌润匀整,甜香明显带花香,滋味醇和,汤色橙红明亮,叶底红明柔软。适宜在华南、西南等茶区种植。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基于近红外的多相偏最小二乘模型组合分析实现茶叶原料品种鉴定与溯源的研究. 周健,成浩,曾建明,王丽鸳,韦康,贺巍,王伟峰,刘栩. 2010

[2]茶新品种‘云茶1号’. 田易萍,张俊,徐丕忠,张惠,朱兴正. 2009

[3]高花青素茶树新品种'丹妃'. 王青,倪尔冬,方开星,秦丹丹,潘晨东,王秋霜,李红建,姜晓辉,李波,吴华玲. 2023

[4]不同品种茶鲜叶稀土含量研究. 王雪萍,龚自明. 2019

[5]加工工艺对白茶、乌龙茶、红茶生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王丽,叶乃兴,郑德勇,杨江帆,邬龄盛. 2016

[6]鄂茶5号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总结报告. 闵彩云,贾尚智,杨小林,陈勋,金孝芳,石亚亚. 2011

[7]高茶氨酸茶树新品种'粤茗5号'. 方开星,秦丹丹,潘晨东,姜晓辉,李波,王秋霜,倪尔冬,李红建,王青,吴华玲. 2023

[8]高香型茶树新品种'粤茗4号'. 潘晨东,秦丹丹,方开星,姜晓辉,王秋霜,倪尔冬,李红建,王青,李波,吴华玲. 2023

[9]茶树新品种'粤茗1号'. 潘晨东,方开星,秦丹丹,姜晓辉,李波,李红建,王秋霜,倪尔冬,王青,吴华玲. 2023

[10]高香型茶树新品种'丹霞8号'. 秦丹丹,方开星,潘晨东,姜晓辉,李波,王秋霜,倪尔冬,李红建,王青,吴华玲. 2023

[11]地方特色小种类茶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梅州客家茶为例. 周波,黄秀鑫,黄海英,林新,肖丽红,邹镱,操君喜. 2017

[12]茶树新品种‘紫娟’. 包云秀,夏丽飞,李友勇,梁名志. 2008

[13]工夫红茶色泽与品质相关性研究. 杨娟,袁林颖,钟应富,张莹,罗红玉,李中林. 2014

[14]道真县“天茶”考察报告. 喻云春,周国兰,田永辉,胡华健,何莲. 2008

[15]贵州省原生态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 吕军. 2011

[16]茶叶消费的文化学探讨. 王秀萍,朱海燕. 2012

[17]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刘德华,施兆鹏. 2009

[18]贵定鸟王种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张小琴,周富裕,杨春,张正秋,胡家琴. 2015

[19]辐照对茶叶中茶多酚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朱佳廷,刘春泉,赵永富,余刚,严登秀,季萍,金颂. 2005

[20]机采鲜叶机械分级效益研究. 谭和平.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