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预制菜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毛青秀

作者: 毛青秀;彭玲;王建辉;张祺玲;周毅吉;陈渠玲;李文革;徐远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甲鱼预制菜;加工;贮藏;高通量测序技术;微生物多样性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24 年 009 期

页码: 1734-17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甲鱼预制菜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采用传统培养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HTS)对不同加工及贮藏过程甲鱼样品中菌落总数、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优势腐败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甲鱼分割切块后的菌落总数达5.40 lg(CFU·g-1),焯水、分装并加入热汤料封罐后均显著降低(P<0.05),高压灭菌后降至10 CFU·g-1以下,常温贮藏期间胀罐样品菌落总数达到5.37 lg(CFU·g-1)。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细菌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是样品中的主要菌门,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为主要菌属。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及贮藏过程甲鱼样品微生物多样性及相对丰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样品微生物群落的主坐标分析(PCoA)和聚类分析也得出相同的结论。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引起高压灭菌后的罐装甲鱼预制菜常温贮藏期间胀罐甚至炸罐的优势腐败菌菌属为芽孢杆菌属(81.50%)、厌氧杆菌属(Anaerosalibacter)(17.76%)以及占比较小的代尔夫特菌属(0.66%)。该研究为今后甲鱼预制菜加工及贮藏过程中靶向抑制特定优势腐败菌、延长产品货架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分类号: TS254.4%TS217.1

  • 相关文献

[1]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低温秸秆降解菌群的研究. 何志刚,刘慧屿,刘艳,隽英华,王秀娟,董环,韩瑛祚. 2021

[2]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人工湿地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王林,李冰,朱健. 2016

[3]柞蚕“神仙蛹”的加工与贮藏. 魏庆国. 2009

[4]加工过程中冷打浆沙棘浓缩浊汁理化特性的变化. 宋自娟,徐怀德,高锦明,张明兰,肖蕊,李文娟. 2014

[5]不同贮藏保鲜条件和加工过程对草莓及其加工产品中粉唑醇残留的影响. 刘娜,潘兴鲁,张双,杨庆喜,纪明山,张志宏. 2018

[6]椰子水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邓福明,赵瑞洁,王媛媛,宋菲,沈晓君. 2018

[7]枸杞贮藏加工研发现状调研报告. 闫亚美,米佳,禄璐,李晓莺,张志娟,曹有龙. 2019

[8]叶黄素在面包加工与贮藏中的稳定性. 谢晓叶,李大婧,宋江峰,刘春泉. 2014

[9]冬果梨的种质资源及贮藏加工研究综述. 梁志宏. 2017

[10]贮藏、加工、烹调对十字花科蔬菜中硫苷物质含量的影响. 何湘漪,范志红,何洪巨. 2012

[11]营养强化馒头加工和贮藏中叶黄素的稳定性研究. 刘春菊,谢晓叶,刘春泉,李大婧. 2016

[12]树莓主要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 司旭,陈芹芹,毕金峰,吴昕烨,李兆路. 2015

[13]峨边县马铃薯价值链与产业发展. 王雨林,李文娟,谢开云,宋飞鸿,赵钟峰,李春荣,葛宗卫,罗李飞. 2016

[14]果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王前菊,王宇,方晓彤,张绿萍,周俊良. 2024

[15]浅析热带果蔬加工与贮藏环节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吉建邦,康效宁,贺萍萍,崔璐. 2011

[16]菜用大豆贮藏保鲜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陈怀珠,杨守臻,李初英. 2006

[17]冷冻南极磷虾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马德蓉,林娜,张俊杰,段蕊,刘志东. 2024

[18]猕猴桃果实采后Vc变化规律及其稳定性. 梁华俤,潘林娜,魏勤,郭桂玲. 1993

[19]马铃薯贮藏·加工·主食化研究进展. 伍玉菡,尤逢惠,万娅琼. 2016

[20]荔枝品质评价的研究进展. 郑锦锦,陈岩,刘帅,刘香香,杨慧,王富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