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红曲的功能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俐
作者: 吴俐;汤葆莎;赖谱富;李怡彬;翁敏劼;陈君琛;吕旭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曲;抗氧化活性;色素;次生代谢物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22 年 37 卷 007 期
页码: 912-9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功能曲(Functional Qu,FQ)、色曲(Coloring Qu,CQ)、乌衣红曲(Wuyi Qu,WQ)和古田红曲(Gutian Qu,GQ)4类红曲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促进红曲抗氧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首先,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色差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类红曲的色素、莫拉可林K(MK)、γ-氨基丁酸(GABA)、麦角固醇、多糖等主要功能活性成分.其次,通过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自由基清除试验、ABTS(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自由基清除试验分别测定 4类红曲的铁离子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等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后,采用SIMCA和SPSS软件分析主要功能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4类红曲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结果显示:CQ的橙色价、黄色价和红色价显著高于FQ、GQ和WQ,GQ的橙色价、黄色价和红色价显著高于FQ和WQ,FQ的橙色价显著高于WQ.FQ的MK含量显著高于CQ、GQ和WQ.WQ的GABA含量显著高于CQ、FQ和GQ.WQ和FQ的麦角固醇含量显著高于CQ和GQ.FQ的多糖含量最高,其次是CQ.4类红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CQ的铁离子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显著强于FQ、WQ和GQ,FQ的铁离子还原力强于WQ和GQ.4类红曲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铁离子还原能力与色价之间极显著正相关(0.733≥r≥0.703),DPPH IC50和ABTS IC50与色价之间极显著负相关(-0.896≤r≤-0.880和-0.773≤r≤-0.758),说明在4类红曲主要功能活性成分中,色素是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功效成分,MK、GABA、麦角固醇和多糖等功能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Q的色素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明显强于FQ、GQ、和WQ,抗氧化活性与色素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红曲中色素是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功效成分.研究结果为红曲抗氧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类号: S646.9
- 相关文献
[1]紫茄子皮色素的纤维素酶提取及其抗氧化研究. 戴晓娟,李超,崔珏,王乃馨. 2013
[2]套袋对西洋梨表皮蜡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杨雪梅,张元湖,王淑贞,王传增,董庆龙. 2013
[3]不同颜色菜花生长过程中抗氧化活性与成分的变化研究. 关文强,张怡,刘莉莉,孙德岭. 2013
[4]小麦紫色素的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其在毛发染色中的应用. 杨三维,赵佳佳,乔玲,郑兴卫,芦艳珍,李刘军,张建诚. 2018
[5]玫瑰香葡萄皮色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艳梅,李国银,赵福顺,张红梅. 2011
[6]菠萝叶片色泽、色素及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蔡元保,杨祥燕,孙光明,张治礼,黄强,刘业强,唐莹莹,王运儒,李穆. 2017
[7]影响红曲酒糟发酵物γ-氨基丁酸含量的因子分析. 陈豪锋,朱兰琴,朱丹华,薛临生,张乃文,王用富,陈铭. 2010
[8]红曲产品相关标准的分析研究. 侯雅琦,刘姣,赵明明,邵彦春,陈福生,彭立军,周有祥. 2020
[9]影响红曲酒糟发酵物γ—氨基丁酸含量的因子分析. 陈豪锋,朱兰琴,朱丹华,薛临生,张乃文,王用富,陈铭. 2010
[10]不同红曲菌株产麦角固醇、色素及桔霉素的比较分析. 何坤,周有祥,邵彦春,陈福生. 2019
[11]红曲茶黄酒多酚色谱分析及其对小鼠抗氧化酶活力影响. 梁璋成,何志刚,林晓婕,林晓姿,李维新. 2019
[12]红曲色素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苏东晓,张瑞芬,张名位,李利,陈莎. 2017
[13]草坪草褐斑病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孙淑琴,刘水芳,杨秀荣. 2009
[14]典型草原4种优势种牧草次生代谢物对亚洲小车蝗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陈德霞,刘旭,罗林华,黄训兵,吕慎金,李广阅,张泽华. 2020
[15]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病的生化反应. 王连铮,陈品三. 1997
[16]采用UPLC-MS/MS技术分析‘枸头橙’针刺和枝代谢物. 孙立方,柯甫志,聂振朋,王平,孙建华,徐建国. 2020
[17]植物次生代谢物研究进展. 孙立影,于志晶,李海云,李俊波,刘洪章,林秀峰,马瑞. 2009
[18]植物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于志晶,李淑芳,孙立影,李海云,李俊波,林秀峰,马瑞. 2010
[19]植物天然产物在椰心叶甲防治中的应用潜力. 李嘉. 2013
[20]pH条件对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次生代谢物产生的影响. 陈峥,刘波,朱育菁,胡桂萍,车建美,唐建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鲜菇对虾滑制品品质特性的影响
作者:魏莹莹;张文琳;李龙祥;孙钧政;肖正;汤葆莎;吴俐;翁敏劼;陈晗;陈君琛;赖谱富
关键词:海鲜菇;虾滑;凝胶强度;白度
-
鲍鱼活性肽喷雾冷冻干燥新工艺研究
作者:江新辉;江铭福;谢永灿;刘海霞;温海兰;江敏;刘忠明;蓝登杭;赖谱富
关键词:喷雾冷冻干燥;鲍鱼活性肽;微胶囊;包埋
-
真姬菇热泵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研究
作者:翁敏劼;陈君琛;汤葆莎;吴俐;赖谱富
关键词:真姬菇;热泵干燥;干燥特性;动力学模型
-
黑木耳水提物和粗多糖溶液的流变特性及饮料开发
作者:吴俐;陈寿辉;李怡彬;赖谱富;肖正;陈君琛
关键词:黑木耳;水提物;粗多糖;流变特性;饮料
-
刺葡萄MYB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不同光质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阙秋霞;赖恭梯;潘若;张静;贺丽媛;赖谱富;王琦;高慧颖;陈桂信;赖呈纯
关键词:刺葡萄;愈伤组织;MYB转录因子;光质;表达分析
-
不同益生菌发酵猴头菇对粗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陈寿辉;吴俐;孙钧政;肖志勇;李怡彬
关键词:益生菌发酵;猴头菇;粗多糖;总抗氧化能力;红外光谱
-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作者:赖谱富;翁敏劼;汤葆莎;李怡彬;吴俐;陈君琛
关键词:海鲜菇;低场核磁共振;复水;质构;品质特性;干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