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夏玉米适宜氮磷用量和平衡施肥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立梅

作者: 黄立梅;黄绍文;韩宝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水平;磷水平;平衡施肥;冬小麦-夏玉米;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10 年 2010 卷 05 期

页码: 38-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河北衡水对冬小麦-夏玉米适宜氮、磷用量及高产高效平衡施肥效应的研究表明,在土壤中等肥力水平下,冬小麦-夏玉米施用氮肥和磷肥均能显著增加产量和效益,冬小麦和夏玉米施用氮肥分别增产11.1%~32.2%(平均22.5%)和12.5%~24.1%(平均19.2%),分别增收853.50~2 775.00元/hm2(平均1 876.60元/hm2)和1 352.33~2 293.77元/hm2(平均1 651.04元/hm2);施用磷肥分别增产8.1%~14.0%(平均11.7%)和2.5%~13.2%(平均9.1%),分别增收563.4~1 380.6元/hm2(平均974.7元/hm2)和189.74~1 458.39元/hm2(平均765.31元/hm2)。冬小麦-夏玉米适宜N用量范围分别为220~260 kg/hm2和220~280kg/hm2,适宜施氮水平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6.5%和26.3%;适宜P2O5用量分别为90~110 kg/hm2和95~115kg/hm2,适宜施磷水平的磷肥利用率分别为16.8%~17.3%和11.8%~20.5%。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平衡施肥较农民习惯施肥增产5.3%~9.0%,增收454.19~992.5元/hm2,提高氮肥利用率5.0~15.2个百分点。

分类号: S512.11`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供磷水平对水稻干物质累积、磷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李前,侯云鹏,高军,楚振全,孔丽丽. 2015

[2]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玉米磷素吸收特征与磷肥适宜用量研究. 逄娜,程松,李兴吉,侯建勋,梁尧,张水梅,任军,刘剑钊,梁运江,蔡红光. 2022

[3]控释与稳定尿素配施对土壤氮素迁移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肖强,李鸿雁,衣文平,邹国元,魏丹,孙世友,李丽霞. 2020

[4]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的养分吸收、转运及土壤氮素平衡. 侯云鹏,韩立国,孔丽丽,尹彩侠,秦裕波,李前,谢佳贵. 2015

[5]不同基因型小麦苗期和成熟期耐低氮性的比较. 徐红卫,陆瑞菊,刘成洪,高润红,郭桂梅. 2014

[6]采收前LED红蓝光连续光照光强对三种氮水平水培生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刘家源,张玉彬,刘文科. 2021

[7]不同氮水平下不同种稗草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自常,谷涛,李永丰,杨霞. 2016

[8]不同氨水平下不同种稗草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自常,谷涛,李永丰,杨霞. 2016

[9]不同株距与氮水平对夏玉米全株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王丽学,何峰,仝宗永,张一为,于静,陈丽丽,马毅,王洋. 2021

[10]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春玉米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李兴吉,王岭,程松,刘剑钊,王艺霖,逄娜,梁尧,张水梅,任军,蔡红光. 2022

[11]减量施氮间作豆科绿肥压青对甘蔗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 莫璋红,谢金兰,林丽,李长宁,覃宁,潘红春,黄应设,陈荣发,莫善平. 2023

[12]不同供氮水平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刀静梅,郭家文,崔雄维,樊仙,刘少春,张跃彬. 2011

[13]绿肥翻压和减氮对烤烟养分累积、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袁家富,徐祥玉,赵书军,彭成林,熊又升,曹卫东,鲁剑巍. 2009

[14]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李前,尹彩侠,秦裕波,杨建,于雷,张磊,谢佳贵. 2015

[15]平衡施肥对水稻金优527产量的影响. 宋兴香,张德平,杨晓芬,张中和,古雁滨,胡萍,陈正刚. 2009

[16]贵州省铜仁地区花生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尹迪信,李裕荣,朱青,周正蓉,陈来弟. 2001

[17]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高产栽培技术. 蒙正兵,龙忠富,莫本田,陈瑞祥,罗京焰,张明均,杨飞. 2009

[18]油研599的平衡施肥效应. 李剑,朱青,陈正刚,陈卓,贾云昌,蒋贤林,石生琼,卢松. 2011

[19]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豇豆-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梁朝晖,陈慧,谢燕青,董志德. 2012

[20]施肥对大豆产量、效益及养分平衡影响的研究. 张明怡,刘颖,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