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型的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的抽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钱玉源

作者: 钱玉源;刘祎;崔淑芳;王广恩;张曦;金卫平;李俊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9 年 S1 期

页码: 29-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种质资源是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分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可为亲本选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对500份棉花种质资源材料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9. 69%,有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超过了10. 0%,其中结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0. 14%,纤维整齐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 81%;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 71~2. 06,结铃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生育期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关联,纤维长度与纤维整齐度、断裂比强度、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极显著负相关,断裂比强度与马克隆值、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衣分与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马克隆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子指呈极显著负相关,铃质量与衣分、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到了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3. 677%,第1主成分与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纤维整齐度有关,第2主成分主要和衣分有关,第3主成分主要与马克隆值有关,第4主成分主要与果枝数有关,第5主成分主要与铃质量有关;聚类分析将500份棉花种质材料在遗传距离1. 33处分成了4大类,第Ⅰ类群包含1份材料,属于株高高、铃质量大、衣分低、子指高的材料;第Ⅱ类群包含73份材料,属于结铃数少,衣分偏低,纤维品质较差的棉花材料,第Ⅲ类群包含122份棉花材料,属于铃质量、衣分、纤维长度、纤维强度最好的棉花材料,第Ⅳ类群包含304份棉花材料,属于铃数、铃质量、衣分、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适中的棉花材料;提取了50份棉花资源材料构建了核心种质库,核心种质库与原始群体相比各性状的变异系数、方差更高,表明核心种质具有更好的异质性,更大的变异。核心种质库用最少的资源数目保留了种质资源的遗传信息,不仅减少了种质保存的工作量,也更有利于育种亲本的选配。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189份引进棉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延龙,马志刚,吾买尔江·库尔班,汪鹏龙,玛依拉·玉素音,李春平,阳妮,马君,师维军. 2022

[2]利用农艺性状研究山西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代表性. 雷梦林,刘霞,李欣,张建华,王宇楠,黄蕊,杜慧玲. 2020

[3]基于主要农艺性状和trnH-psbA序列的辣椒聚类分析. 谭放军,汤冰倩,吴永红,宋静爽,欧立军. 2019

[4]山葡萄核心种质初步构建. 温景辉,申海林,邹利人,陈蕾,刘洪章. 2011

[5]显性核不育亚麻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及核心种质库的建立. 张辉,斯钦巴特尔,亢鲁毅,贾霄云,高凤云. 2012

[6]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陈冰嬬,李继洪,王阳,李淑杰,胡喜连,李伟,马英慧,高鸣,高士杰. 2013

[7]果树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王永康,吴国良,李登科,冀爱青,隋串玲,赵爱玲. 2010

[8]高梁(Sorghum bicolor(L.)Moench)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陈冰嬬,李继洪,王阳,李淑杰,胡喜连,李伟,马英慧,高鸣,高士杰. 2013

[9]园艺作物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进展. 缪黎明,王神云,邹明华,李建斌,孔李俊,余小林. 2016

[10]豌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顾竟,宗绪晓. 2009

[11]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 姜慧芳,任小平,张晓杰,黄家权,廖伯寿. 2009

[12]中国石榴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 沈进,朱立武,张水明,巩雪梅,陆丽娟. 2008

[13]我国腰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进展(英文). 黄海杰,黄伟坚,梁李宏,张中润,王金辉,赵丽. 2016

[14]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研究进展. 董文堂,邓昌蓉,侯全刚,李江,邵登魁. 2023

[15]云南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取样方案研究. 李自超,张洪亮,曾亚文,杨忠义,申时全,孙传清,王象坤. 2000

[16]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40年. 陈杰丹,马春雷,陈亮. 2019

[17]牧草种质资源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 肖海峻,徐柱,马玉宝,李临杭. 2007

[18]贵州饲用燕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左相兵,付薇,杨正德,钟理,卢敏,苏生. 2012

[19]27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秦文强,秦文强. 2019

[20]黑木耳59个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潘春磊,王延锋,盛春鸽,王金贺,张鹏,于海洋.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