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胁迫下2个超级杂交稻组合耐受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校奇

作者: 邓启云;龙世平;陈春光;朱春晖;彭福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高温胁迫;‘Y两优1号;’耐受性;产量构成因素;热害指数

期刊名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1004-0978

年卷期: 2009 年 18 卷 02 期

页码: 28-3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抽穗开花期对2个超级杂交稻组合‘Y两优1号’和‘两优培九’进行了高温胁迫处理,比较研究了这2个超级杂交稻组合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实验结果显示,经高温胁迫后,‘Y两优1号’和‘两优培九’头季稻的花药开裂系数和花粉可染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实率则分别下降6.07%和54.48%,千粒重分别下降9.03%和9.98%,‘两优培九’的各指标降幅均大于‘Y两优1号’。经高温胁迫后,‘Y两优1号’和‘两优培九’头季稻剑叶中的叶绿素含量较各自的对照分别下降1.18%和3.20%,POD和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MDA含量则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Y两优1号’的POD和CAT活性总体上高于‘两优培九’、MDA含量总体上低于‘两优培九’。高温胁迫导致‘Y两优1号’和‘两优培九’再生稻的活芽率、平均芽长以及单茎腋芽数均显著下降,且后者再生稻各指标的降幅大于前者;高温胁迫对‘Y两优1号’和‘两优培九’再生稻的再生率和每穗总粒数的影响不明显,但均使再生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且‘两优培九’再生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高温胁迫对‘Y两优1号’和‘两优培九’头季稻的热害指数分别为0.19和0.56,对再生稻的热害指数分别为0.04和0.13,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开花期,‘Y两优1号’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高于‘两优培九’,且头季稻耐高温有利于再生芽的生长。

分类号: S511.034

  • 相关文献

[1]优质、耐热青菜品种的筛选和应用. 娄丽娜,蒋利春,孙莉,苏小俊. 2014

[2]持续高温胁迫对不结球白菜生理指标的影响. 娄丽娜,蒋利春,孙莉,苏小俊. 2015

[3]高温胁迫对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许爽,阎君,杨学科,张永平,王虹,朱为民. 2016

[4]高温胁迫下水稻产量的高光谱估测研究. 谢晓金,李映雪,李秉柏,申双和,程高峰. 2010

[5]萝卜耐热性鉴定田间指标的筛选. 冉茂林,宋明,雍小平,宋华. 2006

[6]耐热生菜新品种(系)的筛选与鉴定. 火国涛,徐光柳,火烽,赵彪,马天,许恒,葛国军,龙萍,魏仕伟. 2024

[7]高山杜鹃成都平原越夏生长研究. 陈睿,胡菊,鲜小林. 2020

[8]大白菜耐热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热害指数的相关性. 苏小俊,袁希汉,徐海. 2007

[9]耐热生菜新品种(系)的筛选与鉴定. 火国涛,徐光柳,火烽,赵彪,马天,许恒,葛国军,龙萍,魏仕伟. 2024

[10]普通白菜苗期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胡俏强,陈龙正,张永吉,徐海,宋波,苏小俊,袁希汉. 2011

[11]辣椒种质资源苗期耐热性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雷刚,方荣,周坤华,陈学军,袁欣捷,黄月琴,李歌歌,谢媛媛,宋小民. 2025

[12]麦秸还田和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董明辉,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黄萌,朱赟德,赵步洪. 2013

[13]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光合功能. 萧浪涛,罗孝和,李合松,吴成春,康朵兰,史齐. 2007

[14]超级杂交稻培矮64S/E32根系特征初步观察分析. . 2002

[15]培矮64S/9311花遇标准研究. 廖翠猛,周宗岳,帅国元. 2000

[16]亚种间超级杂交稻研究概述. 邓应德,肖层林,张海清,张维亮. 2009

[17]播种期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米质影响的研究. 邹冬生,陆魁东,宋忠华,刘云开. 2005

[18]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杨春献,彭顺湘,向恒庭,宁文君,苏德润,张宏锦,邓小林. 2012

[19]不同用量缓释氮对超级稻节间长度和抗倒性的影响. 许凤英,马国辉,田小海,周游. 2011

[20]超级杂交稻新组合两优1128超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张其茂,彭顺光,叶立涛,苏德润,邓小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