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稻区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的伴迁行为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齐会会

作者: 张云慧;蒋春先;武俊杰;程登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肩绿盲蝽;褐飞虱;伴迁行为

期刊名称: “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13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lividipennis(Reuter)]的迁飞习性以及与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的伴迁关系,对天敌防治害虫提供指导意义,2008~2012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设置探照灯诱虫器和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各一盏,并进行田间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黑肩绿盲蝽在探照灯和佳多灯下的始见期都迟于褐飞虱,两虫在灯下的诱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田间的种群消长动态一致;灯上蝽虱比大于1的天数较多,并且雌虫较多,有利于控制褐飞虱的种群发展。夏季蝽虱比较高时,应注意用药以保护天敌,充分利用天敌的作用防治褐飞虱。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利用黑肩绿盲蝽兼性取食特性评价转基因水稻生态风险. 黄芊,凌炎,陈玉冲,吴碧球,黄所生,李成,符诚强,黄凤宽. 2016

[2]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的伴迁行为研究. 张云慧,蒋春先,武俊杰,程登发. 2014

[3]稻飞虱及黑肩绿盲蝽在探照灯下的扑灯节律. 张云慧,王健,彭赫,张智,程登发. 2014

[4]Bt水稻对褐飞虱及其二种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梁玉勇,程正新,程森弟,秦厚国,熊焕保,陈南萍,胡水秀. 2014

[5]抗吡虫啉褐飞虱种群对天敌黑肩绿盲蝽抗性发展的影响. 黄芊,蒋显斌,尹文兵,龙丽萍,黄凤宽,黄所生,吴碧球,李成. 2017

[6]不同农药对褐飞虱及其天敌黑肩绿盲蝽的影响. 赵学平,俞瑞鲜,苍涛,陈丽萍,吴声敢,吴长兴,顾秀慧. 2008

[7]稻田氮肥施用量对黑肩绿盲蝽捕食功能的影响. 吕仲贤,俞晓平,HEONG Kong-Luen,胡萃. 2005

[8]灌溉方式对优质晚稻田褐飞虱及黑肩绿盲蝽迁入及迁出的影响——湖南省益阳市个例分析. 刘洋,陈恺林,何洋,杨坚. 2017

[9]黑肩绿盲蝽对不同虫态褐飞虱的捕食量及捕食选择性. 唐耀华,陈洋,何佳春,傅强. 2014

[10]短时高温对黑肩绿盲蝽捕食褐飞虱卵的影响. 黄芊,龙丽萍,蒋婷,钟勇,符诚强,吴碧球,黄所生,李成,黄凤宽,凌炎. 2021

[11]Bt稻田与非Bt稻田中黑肩绿盲蝽动态规律比较研究初报. 何佳春,赖凤香,胡阳. 2010

[12]温度对黑肩绿盲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持续影响. 何晶晶,郑许松,徐红星,杨亚军,吕仲贤. 2014

[13]稻田穗期主要捕食性天敌对两种盲蝽集团内捕食的初步研究. 乔飞,王光华,王雪芹,胡阳,祝增荣,程家安. 2016

[14]基于自然寄主的黑肩绿盲蝽大规模饲养技术. 钟玉琪,廖晓兰,侯茂林. 2020

[15]白背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在云南香型软米水稻品种上的发生特征. 尹艳琼,齐国君,李向永,赵雪晴,谌爱东. 2021

[16]农用投入品对黑肩绿盲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何晶晶,郑许松,徐红星,杨亚军,吕仲贤. 2013

[17]黑肩绿盲蝽耐饥饿能力的研究. 郑许松,何晶晶,徐红星,杨亚军,田俊策,吕仲贤. 2014

[18]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对黑肩绿盲蝽的生物学效应. 赖凤香,罗举,傅强,张志涛. 2006

[19]黑肩绿盲蝽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许常玉,刘玉娣,侯茂林. 2024

[20]黑肩绿盲蝽成虫取食植物花后对下一代生长和捕食能力的影响. 朱平阳,盛仙俏,方德华,陈桂华,Kongluen Heong,吕仲贤.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