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模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富举
作者: 马富举;杨程;张德奇;岳俊芹;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李向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灌水模式;生育中期;光合;耗水量;产量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1233-12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试验于2013—2014和2014—2015年连续2个生长季在自动控制干旱棚内的隔离池中进行,拔节期设3个灌水梯度,灌水量分别为0(J_0)、37.5(J_1)、75 mm(J_2),扬花期设3个灌水梯度,灌水量分别为0(F_0)、37.5(F_1)、75 mm(F_2),灌浆期所有处理均按75 mm灌溉,共9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中后期不同生育阶段植株生长、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光合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干旱(0和37.5 mm)显著降低了小麦扬花期的净光合速率和拔节后的叶面积,扬花期的灌水量直接影响扬花期后的旗叶净光合速率;拔节期干旱扬花期补水和扬花期干旱灌浆期补水都可以有效提高植株的干物质量;拔节期灌水量越多,全生育期耗水量越大;除J_1F_2外,全生育期灌水量越大,耗水量越大,产量也越高;J_1F_2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扬花期充足的灌水量使J_1F_2处理具有较高的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此期补偿性灌溉加快了干物质积累,也保证了较高的穗粒数,使其最终产量高于J_2F_2处理或与之持平,同时J_1F_2拔节期较低的灌水量降低了小麦生育中后期的耗水量,其水分利用效率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J_1F_2是小麦生育中期理想的水分处理组合.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氮钾固定配施下施磷量对小麦光合、干物质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岳俊芹,李向东,邵运辉,方保停,王汉芳,张素瑜,张德奇,秦峰,时艳华,杨程,杜思梦. 2020
[2]不同粒径保水剂结合氮肥施用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冯波,李国芳,李宗新,王法宏. 2015
[3]耕层优化双行匀播对小麦产量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李华伟,司纪升,徐月,张宾,吴建军,尹庆良,王法宏. 2014
[4]施氮量对枣麦间作小麦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张宏芝,陈兴武,雷钧杰,乔旭,赵奇,王美. 2012
[5]核麦间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张宏芝,陈兴武,雷钧杰,乔旭,赵奇,张新志,努尔买买提·拖合尼牙孜. 2015
[6]阶段干旱及复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光合和产量的影响. 李彦彬,朱亚南,李道西,高阳. 2018
[7]秸秆还田条件下灌水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党建友,裴雪霞,张晶,王姣爱,曹勇,张定一. 2011
[8]小麦、大麦与蚕豆间作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周绍松,李永梅,周敏,郑毅. 2008
[9]干热风对灌浆期冬小麦旗叶光合蒸腾的影响. 赵风华,居辉,欧阳竹. 2013
[10]不同灌水方式对砂姜黑土小麦中后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赵竹. 2015
[11]小麦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李根英,孟庆华,隋新霞,管延安,黄承彦. 2003
[12]冬小麦叶片和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 鲁清林,柴守玺,张礼军,周刚. 2013
[13]氮素对小麦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和能量转化特性的调控. 谭雪莲,张绪成,郭天文,夏芳琴,张金林. 2007
[14]强光胁迫对转玉米C4型ZmPEPC+ZmPPDK基因小麦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方宇辉,齐学礼,李艳,张煜,彭超军,华夏,陈艳艳,郭瑞,胡琳,许为钢. 2024
[15]水稻生育中期氮肥施用与稻米蛋白质含量及淀粉粘滞性的关系.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2005
[16]菜豆新品种简介. 詹云. 2002
[17]不同灌水量对设施番茄产量和耗水规律的影响. 孔德杰,郑国宝,张源沛,郭生虎,朱金霞. 2010
[18]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徐银萍,辛平,宋尚有,樊廷录. 2011
[19]有限供水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连彩云,马忠明,曹诗瑜. 2013
[20]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棉田土壤水热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张恒恒,张恒恒,王香茹,胡莉婷,庞念厂,贵会平,董强,阮康,宋美珍,张西岭.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后喷施氨基酸螯合锌对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合成积累的影响
作者:张博文;靳海洋;许海霞;郑飞;何宁;苏亚中;赵国建;程红建;程西永;李向东
关键词:小麦;氨基酸螯合锌;淀粉;蛋白质;合成;积累
-
衣壳蛋白潜在乙酰化位点在马铃薯Y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姬丽云;魏新钰;周令希;王凤龙;田延平;李向东
关键词:
-
耕作方式对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作者:方保停;李友军;闫广轩;李向东;任开明;胡川;周起辉;董誓言;赵凯男;黄明;程红建
关键词:耕作方式;旱地麦-玉轮作;小麦;氮素利用;硝态氮残留
-
油棕果实发育和采后脂肪酸合成转录代谢差异分析
作者:吴秋妃;杨程;张淑岩;韦露;冯美利;李睿;周丽霞;曹红星
关键词:油棕;游离脂肪酸;合成;转录组学;代谢组学
-
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郝永会;靳海洋;闫雅倩;李向东;郑飞;岳俊芹;张德奇;方保停;杨程;程红建;李春喜
关键词:冬小麦;秸秆还田;追氮量;产量;氮素吸收;氮素利用
-
施氮对郑麦366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素瑜;岳俊芹;李向东;靳海洋;任德超;杨明达;邵运辉;王汉芳;方保停;张德奇;时艳华;秦峰;程红建
关键词:小麦;氮肥;光合速率;产量;氮肥偏生产力
-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作者:宋晓;张珂珂;岳克;岳艳军;张歆玥;黄绍敏;郭腾飞;郭斗斗;张水清;李向东;丁世杰;杨程
关键词:小麦;高产;氮高效;氮低效;籽粒灌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