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百香果杂交子代果实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斌

作者: 吴斌;张越根;黄东梅;邢文婷;杨其军;徐兵强;宋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金百香果;杂交子代;遗传倾向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22 年 39 卷 009 期

页码: 1587-15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黄金百香果杂交子代果实外观和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阐明杂交子代的遗传倾向,为选育百香果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黄金百香果作为母本,小黄金百香果作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随机选取200个杂交子代和亲本的成熟果实为材料,测量分析果实外观和主要品质性状.[结果]除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这5个指标外,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排序为固酸比(30.63%)>总酸含量(23.43%)>单果质量(22.63%)>果皮质量(21.45%).相关性分析表明,可食率与果实纵径、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横径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质量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表明,杂交子代和母本之间有明显的遗传趋向.[结论]杂交子代和母本之间有明显的遗传趋向和杂种优势.杂交子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酸含量受母本性状影响较大,可食率高的杂交子代果实呈椭圆形且果实较重.从杂交遗传群体中筛选出6-4-27和6-12-65两个性状优良的单株.

分类号: S667.9

  • 相关文献

[1]黄金百香果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谢朝敏,曾黎明,叶雪英,雷刚志,尧弟龙,李季东. 2021

[2]1-MCP对黄金百香果贮藏品质及风味变化的影响. 孟祥春,黄泽鹏,凡超,向旭. 2021

[3]黄金百香果采后贮藏过程品质分析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特征鉴定. 孟祥春,黄泽鹏,凡超,向旭. 2020

[4]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黄金百香果的代谢组学分析. 卢晨,陈楠,王立娟,袁启风,颜培玲,史斌斌,粟睿,马玉华. 2023

[5]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与矿质元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吴斌,黄东梅,邢文婷,苏金生,杨其军,宋顺. 2024

[6]不同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挥发性成分差异性研究. 方灵,孔宝玉,韦航,颜孙安,刘文静,司瑞茹,史梦竹,梁启富,任丽花,傅建炜. 2022

[7]黄金百香果栽培和修剪技术. 彭杨,黄东梅,邢文婷,马伏宁,吴斌. 2024

[8]不同发育期黄金百香果果皮挥发性物质和游离氨基酸成分. 吴斌,黄东梅,邢文婷,黄利雄,杨其军,宋顺. 2024

[9]贵州从江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评价. 袁启凤,王立娟,龙世方,颜培玲,陈楠,杨普秋,粟睿,史斌斌. 2024

[10]保存条件对不同成熟度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陈媚,刘迪发,徐丽,冯红玉,高玲. 2024

[11]不同发育期百香果品质及EMP-TCA代谢限速酶活性变化. 吴芳芳,吴斌,黄东梅,徐兵强,冯红玉,李新国. 2023

[12]达里湖鲫和人工选育红鲫杂交子代对NaHCO3碱度的耐受力. 常玉梅,孙博,张立民,梁利群. 2019

[13]沙棘生长适应性分析. 张向军,张小芬. 2013

[14]浓香型龙眼新品种福香. 邓朝军,郑少泉. 2023

[15]棕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与亲本的形态差异. 吴玉萍,田永胜,李振通,张晶晶,李子奇,成美玲,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 2019

[16]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青龙斑)消化系统的早期发育. 李加儿,吴水清,区又君,吕国敏,刘江华. 2016

[17]建鲤与黄河鲤的杂交优势研究及主要生长性状的通径分析. 佟雪红,董在杰,缪为民,袁新华,王建新,岳春梅,林连升. 2007

[18]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代及亲本群体形态和外周血红细胞DNA含量. 关健,柳学周,刘洪军,郑永允,官曙光. 2011

[19]青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与亲本的性状差异. 王心怡,田永胜,李振通,李子奇,陈帅,黎琳琳,段鹏飞,王林娜,刘阳,李文升,王清滨,李波. 2021

[20]建鲤和黑龙江野鲤杂交与自交F_1代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张成锋,李冰,钟立强,王建新,朱健.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