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田碳氮库管理指数在等养分不同有机物料处理下的动态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开悦

作者: 王开悦;廖育林;鲁艳红;蔡岸冬;张志伟;陈旋;秦晓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等养分投入;超级稻;紫云英和秸秆联合还田;不同生育期;碳库管理指数;氮库管理指数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08 期

页码: 1758-17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比较等养分条件下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碳氮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揭示水稻不同生育期碳氮库管理指数动态变化及其与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关系,在湖南省长沙市,选择超级稻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试验.共设置5个等养分投入处理,分别为单施化肥(F)、化肥+水稻秸秆全量还田(FS)、化肥+紫云英全量还田(FM)、化肥+秸秆、紫云英全量还田(FMS)、化肥+秸秆、紫云英全量还田+熟石灰(FMS+Ca),并在水稻5个不同生育期(移栽返青期、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采集土样,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总氮(TN)、可溶性总氮(TDN)含量,计算碳库管理指数(CPMI)、氮库管理指数(NPMI).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的CPMI整体动态变化趋势为移栽返青期降低后缓慢回升,在水稻生育末期紫云英-秸秆联合还田处理FMS(87.18)和FMS+Ca(80.59)的CPMI显著高于F处理(62.53)和FS处理(62.64)(P<0.05);NPMI在分蘖期与成熟期出现了两次急剧下降,并在水稻生育末期FMS+Ca处理(57.58)的NPMI显著高于F处理(45.64)和FS处理(42.70)(P<0.05);与F处理相比,有机无机配施(FS、FM、FMS)处理下作物产量提高了2.19%~2.94%;水稻灌浆期的CPMI与产量和收获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紫云英还田代替部分化肥施用能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扩容稻田土壤碳氮库,紫云英-秸秆联合还田对提升水稻不同生育期CPMI、NPMI的综合效果最佳.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亚麻不同生育期施用苯达松+精哇禾灵除草效果初探. 朱国民,徐立群,刘淑莲,刘喜尧. 2007

[2]不同生育期黄瓜土壤热通量特征分析. 崔海,黄少军,郭文忠,陈佳明. 2011

[3]5个燕麦品种和品系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养分分布格局. 王桃,徐长林,张丽静,周志宇. 2011

[4]不同生育期倒伏胁迫下玉米叶面积指数高光谱响应解析. 周龙飞,张云鹤,成枢,顾晓鹤,杨贵军,孙乾,束美艳. 2019

[5]秸秆覆盖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间的干旱阈值研究. 赵鑫,陈宝玉,王楠,孙孟琪,梁烜赫,王洪君,曹铁华. 2021

[6]免耕条件下川香优9838氮磷钾吸收规律与氮肥合理施用. 孙锡发,涂仕华,秦鱼生,冯文强,廖鸣兰,周先龙. 2008

[7]基于水稻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值推荐追施氮量的研究初报. 陈晓群,张学军,白建忠,郝中华,李广成,冒海军. 2010

[8]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 马得祯,郭晓冬,谭雪莲,郭天文. 2016

[9]高寒冷凉区燕麦田间管理技术. 李天时,孙启忠,柳茜,肖石良,徐丽君,陶雅,刘云梅,王笛. 2021

[10]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持续时间遮阴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刘杨,石春林,宣守丽,魏秀芳,骆宗强,侍永乐. 2017

[11]基于GF-1数据的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反演. 侯学会,王猛,梁守真,隋学艳. 2018

[12]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冬小麦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刘恩科,梅旭荣,龚道枝,严昌荣,庄严. 2010

[13]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生育期玉米产量的影响及防治指标. 陈浩梁,林璐璐,钟永志,张峰,谢明惠,张光玲,苏卫华. 2022

[14]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各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王志军,叶春秀,李有忠,董永梅,陈林,孙国清,谢宗铭. 2017

[15]基于水稻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值推荐追施氮量的研究初报. 陈晓群,张学军,白建忠,郝中华,李广成,冒海军. 2010

[16]辽宁西部地区不同生育期玉米穿透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郭铭,凡久彬,杨宁,何俊仕. 2023

[17]不同生育期水稻对Cd、Pb的吸收累积特征及品种差异. 纪雄辉,彭华,田发祥,吴家梅,石丽红. 2011

[18]UV-B辐射对不同发育时期辣椒主要果实品质的影响. 陈艳,张文娟,邓昌蓉,侯全刚,刘敏,邵登魁. 2023

[19]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根系形态差异的研究. 康涛,戴良香,符方平,李美,丁红,慈敦伟,张智猛,石书兵. 2013

[20]提高果树设施栽培土壤肥力的措施. 路超,王金政,张安宁.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