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建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朝苏

作者: 汤永禄;吴春;黄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长;氮;农业机械;稻茬小麦;人工撒播;2BMFDC-6型机播;产量建成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18 期

页码: 36-4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前稻茬麦机播面积不断扩大,为研究播种方式转变对小麦播种出苗、生长发育与产量建成的影响,2009-2012年,在成都平原稻茬麦区开展撒播(免耕+人工撒种+人工覆盖稻草)与机播(免耕+稻草粉碎覆盖+2BMFDC-6型播种机播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机播处理的播种效率、出苗率、麦苗均匀度,以及中前期的个体与群体质量均显著高于撒播处理。但到了生育后期,机播小麦的个体与群体质量反而不及撒播小麦,进而影响穗部性状。机播小麦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年均值较撒播小麦低1.8%、8.9%,成熟期单穗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较撒播处理低4.2%、3.5%,但千粒质量较撒播高4.9%,籽粒产量则基本相当。机播小麦开花期耕层土壤的速效氮含量较撒播处理低7.8%,植株全氮含量低19.4%。增施氮肥后,机播小麦个体和群体质量得到改善,增产趋势明显。表明,2BMFDC-6型机播有利于提高稻茬小麦播种效率和质量,但需要适当提高施氮水平以提高中后期个体与群体质量,进而实现高产。研究结果可为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熟化完善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机械深耕的改土及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效果. 高中超,宋柏权,王翠玲,高文超,张丽丽,孙磊,郝小雨,刘峰. 2018

[2]适宜机插株行距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 崔思远,曹光乔,张文毅,朱晓星. 2014

[3]氮、磷和维生素对冈村枝管藻盘状体生长的影响. 郑兰红,张学成,朱清华. 2009

[4]氮水平对微型马铃薯种薯特性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李秋琛,温江丽,郭文忠,李建设. 2019

[5]氮、磷、钾肥料用量对泉薯9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秦文婧,王芳东,张杰,刘佳,王少先,谢杰,杨成春,陈静蕊,徐昌旭. 2016

[6]滇池水葫芦控制性种养适宜区域选择研究Ⅰ. 张迎颖,刘海琴,王亚雷,张志勇,严少华,何峰,宋任彬. 2012

[7]不同养殖模式对三角帆蚌体内氮磷和生长的影响. 周彦锋,胡庚东,徐东坡,尤洋. 2011

[8]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对连作土壤上黄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倡宪,郝志鹏,邵红涛,刘乃新,韩新华. 2018

[9]基质、氮磷钾比例和氮肥浓度对文心兰生长的影响. 刘晓荣,廖飞雄,王碧青,徐晔春. 2011

[10]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生长、氮肥利用及菜地氮流失的影响.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9

[11]氮磷肥对3种牧草的生长效应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龙会英,张德,曾丽萍,金杰,何光熊. 2019

[12]氮、硫供应对章丘大葱生长和含硫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刘松忠,何洪巨,冯固,陈清. 2009

[13]早稻机械精量穴直播与人工撒播对比研究. 文吉辉,杨露,龙继锐,陈雄飞,马国辉. 2016

[14]崇明杂交粳稻花优14不同种植方式产量及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赵志鹏,沈寅寅,龚才根,朱田平,王新其,李茂柏,曹黎明. 2013

[15]播种方式对直播杂交籼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朱从桦,李伟,任丹华,欧阳裕元,李旭毅. 2022

[16]不同施磷水平下温室冬春茬黄瓜日产量变化及其与光温环境的关系. 李若楠,武雪萍,黄绍文,王丽英,陈丽莉,翟凤芝,史建硕,任燕利. 2018

[17]种植密度对鲁单981产量及其产量建成的影响. 李宗新,王庆成,刘霞,刘开昌,张慧. 2007

[18]麦茬耕作方式对免耕直播夏玉米产量建成的影响. 刘元元,王良,钱欣,李宗新,高英波,张慧,刘树堂,刘开昌,赵文娟. 2023

[19]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卢百关,杜永,李筠,王宝祥,周振玲,孙中伟,杨波,秦德荣,徐大勇. 2015

[20]苏南太湖稻区稻茬小麦光温综合生产力. 葛自强,董明辉,顾俊荣,陈培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