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份可可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及相关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薇

作者: 谢薇;赖剑雄;秦晓威;朱自慧;李付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可可;鉴定评价;可可脂;脂肪酸;多酚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2174-21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54份可可种质材料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品质性状优良的种质,为可可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材料,也为探究可可品质性状的影响因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来源于不同国家的54份可可种质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超离法、气相色谱法和福林酚法测定可可脂、多酚、脂肪酸组分(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含量及脂肪酸总含量,并对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54份可可种质中,XYS53的可可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及脂肪酸总含量均最低;XYS52的可可脂含量和脂肪酸总含量均最高;XYS18的棕榈酸含量最高;XYS17的硬脂酸含量最高;XYS52的油酸含量最高;XYS44的亚油酸含量最高;XYS20的多酚含量最高。7个品质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1.52%~18.74%,其中棕榈酸、亚油酸和多酚的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8.74%、18.62%和14.42%;可可脂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为11.52%。可可脂含量与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棕榈酸含量与硬脂酸含量间、棕榈酸含量与油酸含量间及硬脂酸含量与油酸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亚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多酚含量与可可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均呈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不同国家的可可种质间可可脂、硬脂酸、油酸、多酚含量及脂肪酸总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中国与泰国的可可种质间棕榈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发现,归属于类群Ⅰ的15份种质品质性状综合表现较好,且主要来自于中国和越南。【结论】可可种质的主要品质性状与其来源地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在可可品种选育过程中,需结合性状间相关性综合考虑可可品质性状表现,可优先选择中国和越南的15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作为育种材料或亲本来培育优良可可品种。

分类号: S571.3

  • 相关文献

[1]可可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 吴桂苹,刘红,赵建平. 2009

[2]咖啡、可可和茶的全球发展比较研究. 朱永兴,姜爱芹. 2010

[3]可可种质资源描述符特征分析. 秦晓威,郝朝运,李付鹏,赖剑雄,谭乐和,宋应辉. 2015

[4]世界可可业概况与发展海南可可业的建议. 朱自慧. 2003

[5]成龄可可嫁接换种技术. 李付鹏,谭乐和,秦晓威,郝朝运,宋应辉,赖剑雄. 2017

[6]嫁接对可可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夏慧,杨德伟,李付鹏,伍宝朵,朱自慧,秦晓威,闫林. 2023

[7]可可种质资源多样性与创新利用研究进展. 秦晓威,郝朝运,吴刚,李付鹏,赖剑雄. 2014

[8]可可发酵过程中蛋白质降解与吡嗪类化合物变化分析. 谷风林,房一明,刘红,卢少芳,谭乐和. 2012

[9]响应面法优化海南可可豆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房一明,初众,谷风林,贺书珍,赖剑雄. 2020

[10]可可泛素结合酶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 赵秋芳,董晨,决登伟,陈宏良,贾利强. 2016

[11]低GI杂粮可可冲调粉辅助降血糖作用. 那治国,余爽,贺书珍,初众. 2023

[12]可可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的构建. 黄碧兰,庄南生,赵建平,张玄兵. 2005

[13]可可种质抗黑果病离体鉴定方法研究. 桑利伟,高圣风,刘爱勤,孟倩倩,孙世伟,王政,苟亚峰. 2017

[14]茶叶、咖啡、可可的抗氧化成分及其提取. 叶勇,俸春红. 2000

[15]可可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黄碧兰,庄南生. 2005

[16]可可果实农艺性状与种子发芽的关系. 王萍,冯美利,刘立云,董志国,李杰,覃伟权. 2008

[17]不同类群可可果肉挥发性成分分析. 杨德伟,伍宝朵,朱自慧,秦晓威,王婧瑜,闫林,李付鹏. 2022

[18]世界可可生产贸易现状. 赵溪竹,朱自慧,王华,赖剑雄. 2012

[19]基于MaxEnt模型的可可潜在适宜分布研究. 秦晓威,郝朝运,李付鹏,谭乐和,宋应辉,赖剑雄. 2016

[20]可可新品系'香可1号'的选育. 李付鹏,伍宝朵,秦晓威,朱自慧,刘爱勤,赖剑雄.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