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质类型对三亚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功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亚芳

作者: 李亚芳;杜飞雁;王亮根;王雪辉;宁加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底质类型;生态功能;主坐标典型性分析;三亚湾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1559-15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4年3月在海南三亚湾及湾内东、西琩洲岛获取的9条潮间带断面(3条砂质和6条岩礁)中潮区生物调查数据,分析底质类型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移动能力弱、掘洞型和滤食性的底栖动物在砂质海滩有较多分布,而不移动、移动能力强、固着型、爬行型以及植食性和捕食性的底栖动物在岩礁海岸分布较多;(2)主坐标典型性分析(CAP)显示,9条潮间带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可明显分为岩礁和砂质2群,不同底质的潮间带断面大型底栖动物具有不同的性状模式,其中迁移能力、栖息方式和食性是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3)大型底栖动物的香农多样性指数(H′)和功能多样性指数(FD)均呈岩礁潮间带断面高于砂质潮间带断面;(4)2种底质海滩的大型底栖动物均具有较高的功能冗余,但砂质海滩略高于岩礁海滩。

分类号: Q958.8

  • 相关文献

[1]三亚湾近10年pH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珊瑚礁石影响分析. 杨顶田,单秀娟,刘素敏,叶海彬,杨超宇,徐超,董俊德. 2013

[2]三亚湾春秋浮游植物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程贤松,李亚军,李兴涵,李江月,黄晓晴,邓晓东. 2021

[3]三亚湾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 洪鹏,曾茹,何金曼,李智杰,李亚军,张秀霞,闫佳,邓晓东. 2024

[4]桑树在贵州环境治理中的生态价值及综合利用. 罗朝斌,韩世玉,王晓红,代方银. 2012

[5]苏尼特左旗草原生态功能价值变化. 刘亚红,刘欣超,邱晓,王慧敏,常虹,孙海莲,翟琇. 2016

[6]草地生物土壤结皮. 马洁,陈先江,侯扶江. 2016

[7]花蜜化学成分及其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卿卓,苏睿,董坤,和绍禹. 2014

[8]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模拟增温实验的综合比较. 权国玲,尚占环. 2015

[9]丛枝菌根提高滨海盐碱地植物耐盐性的作用机制及其生态效应. 李少朋,陈昢圳,刘惠芬,郝建朝,周炜,石利军. 2019

[10]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功能评价——以元谋小流域典型模式为例. 纪中华,方海东,杨艳鲜,潘志贤,沙毓沧. 2009

[11]橡胶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述评. 祁栋灵,兰国玉,陈帮乾,孙瑞,谢贵水,吴志祥. 2021

[12]不同寄主植物的烟粉虱(Bemisiatabaci)内共生菌传毒相关GroEL蛋白的一致性. 谢丙炎,杨宇红,郭建英,肖启明,万方浩. 2007

[13]人工草地生产力和稳定性的调控机理研究:问题、进展与展望. 白永飞,玉柱,杨青川,万宏伟,黄建辉,纪宝明,李昂. 2018

[14]天山草原的生态功能及保护对策. 金国平,任玉平,贠静,甄世财,侯玉华. 2016

[15]若尔盖高原湿地研究进展. 申格,徐斌,金云翔,陈实,张文博,郭剑,刘航,张玉静,杨秀春. 2016

[16]河口地区牡蛎礁的生态功能及恢复措施. 全为民,沈新强,罗民波,陈亚瞿. 2006

[17]茶树挥发物的研究进展. 张辉,刘丰静,李慧玲,王定锋. 2012

[18]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史志华,杨洁,李忠武,李勇,程栋梁,袁再建. 2018

[19]绿叶挥发物及其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高宇,孙晓玲,金珊,张正群,边磊,罗宗秀,陈宗懋. 2012

[20]贵州农业多功能性实证研究. 董景奎,魏善元,罗文敏.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