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黄海主要鱼类Q/B值与种群摄食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欧阳力剑
作者: 欧阳力剑;郭学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Q/B;温度;摄食量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10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25-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东、黄海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在测定年栖息平均水温、渐进体重、尾鳍外形比以及胃含物分析基础上,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出了东、黄海103种鱼类的Q/B值。Q/B值总体范围从3.09(黄鱼安鱼康)到19.13(七星底灯鱼),平均值为7.97。根据Q/B值和生物量评估了鱼类种群年摄食量。黄海的重要鱼类(鳀鱼、竹荚鱼、鲐鱼、细纹狮子鱼和小黄鱼),共消耗了449万t/年。东海的重要鱼类(竹荚鱼、带鱼、发光鲷、鳀鱼和蓝点马鲛),共消耗了175万t/年。97种鱼类在黄海共摄食约466万t/年,在东海共摄食278万t/年。同时对东、黄海主要饵料生物(磷虾类、鳀鱼、发光鲷、七星底灯鱼、细条天竺鲷、日本枪乌贼、桡足类、樱虾类、细螯虾和脊尾腹褐虾)被摄食量进行了估算。主要饵料生物在这两个海区共被消耗了555万t/年,占整个97种鱼类摄食消耗的74.6%。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对4种大型水母的捕食行为. 刘春胜,庄志猛,陈四清,刘长琳,赵鹏,陈昭廷. 2014
[2]啶虫脒对日本鹌鹑的毒性效应. 潘波,刘迎,姜蕾,楚小强,林勇. 2016
[3]几种饲料对斜带石斑鱼鱼种生长和日摄食量的影响. 王广军,谢骏,余德光,乌兰,牛纪锋. 2007
[4]黄海南部银鲳的摄食生态. 童玉和,李忠义,郭学武. 2013
[5]点篮子鱼幼鱼摄食浒苔的习性及生长特征. 胡成硕,刘鉴毅,赵峰,宋超,章龙珍. 2015
[6]罗氏沼虾冬季温保种阶段不同饵料摄食量的比较. 朱东敏,朱东烨,楼宝. 2022
[7]耐辐射奇球菌R1对大鼠的慢性毒性实验. 许琴,王玮,董翔,李建瑛,是文辉,刘晓禄,刘爱中,马娜,宋来阳,刘江伟. 2021
[8]黄海北部鱼类群落的摄食生态及其变化. 张波,吴强,牛明香,金显仕. 2011
[9]鱼类摄食量的研究方法. 郭学武,唐启升. 2004
[10]高纤维食物对黄毛鼠摄食和消化的影响. 刘全生,冯志勇,龚鹏博,秦姣,高志祥,黄小丽,姚丹丹,颜世祥. 2010
[11]秋季黄海中南部鱼类群落对饵料生物的摄食量. 薛莹,金显仕,赵宪勇,梁振林,李显森. 2007
[12]温度对“榴莲蜜一号”尖蜜拉生长的影响. 林盛,李向宏,罗志文,刘振文,古裕飞. 2014
[13]虾夷扇贝的摄食生理研究. 徐东,张继红,王文琪,董美涛,王忠. 2010
[14]土壤三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赵春江,王成,侯瑞锋,乔晓军,徐志龙. 2007
[15]水稻不同粒位籽粒米质对花后不同时段温度胁迫的响应. 董明辉,陈培峰,乔中英,吴翔宙,赵步洪. 2011
[16]强壮藻钩虾食性分析及其对温度、盐度变化的响应. 韩永望,李健,陈萍,李吉涛,何玉英,常志强,戴芳钰,刘德月. 2012
[17]几种新型农膜的小气候效应研究. 张兆辉,汪李平,于海彬,王俊良. 2009
[18]日光温室长季节黄瓜的水分生产效率分析. 韩建会,郄丽娟,齐铁权,苏俊波. 2009
[19]影响卫青萝卜贮藏品质的几个因素. 王超楠,黄志银,刘晓晖,李梅,张红,范伟强,张斌. 2018
[20]温度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詹永发,田应书,杨红,何建文,涂祥敏,刘崇政.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海南部银鲳的摄食生态
作者:童玉和;李忠义;郭学武
关键词:汞质量平衡模型;银鲳;摄食量;食道侧囊;水母
-
基于营养通道模型的渤海生态系统结构十年变化比较
作者:林群;金显仕;张波;郭学武
关键词:渤海;营养通道模型;生态系统结构;渔业资源
-
基于Ecopath模型的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作者:林群;金显仕;郭学武;张波
关键词: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能量通道模型;生态系统结构;能量流动
-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作者:金显仕;单秀娟;郭学武;李显森
关键词:长江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
-
测定鱼类摄食量的几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
作者:郭学武;童玉和
关键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鱼类摄食量;方法介绍
-
东海秋季典型站位沉降颗粒物通量
作者:张岩松;章飞军;郭学武;张曼平
关键词:沉降颗粒物;聚合体;颗粒有机物;沉降通量;再悬浮比率;东海
-
海洋底边界层动物
作者:商弘;章飞军;郭学武
关键词:底边界层动物;生物类群;研究方法;生态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