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底边界层动物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商弘
作者: 商弘;章飞军;郭学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底边界层动物;生物类群;研究方法;生态学意义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06 年 27 卷 04 期
页码: 55-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底边界层动物是生活在海洋底边界层中的特定生物类群,通常包括超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底边界层动物的生态学意义表现在,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层系统底栖系统耦合过程的重要环节,是陆架海的碳垂直通量的重要影响因子。底边界层动物的采样装置主要包括滑橇式和陷阱式两种类型。
分类号: Q958.8
- 相关文献
[1]黄海夏季底边界层动物的种类与丰度. 章飞军,张岩松,张晓凌,郭学武,梁振林,陈虎. 2004
[2]论果树产业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的生态学意义及其保障措施. 张大海,徐麟,唐章虎,何峰江,李文慧. 2009
[3]块菌(Tuber)在六盘山的分布及其生态学意义. 邓晓娟,刘培贵,陈娟,乔鹏,刘建利,肉斯塔木·艾买提,闫兴富. 2023
[4]底栖动物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学意义. 徐姗楠,陈作志,黄小平,李适宇. 2010
[5]大麻哈鱼卵黄囊期仔鱼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意义. 宋洪建,刘伟,王继隆,唐富江. 2013
[6]草酸在植物体内的累积代谢及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英鹏,杨运娟,杨力,李彦,高弼模,王学君,董晓霞. 2007
[7]落叶果树抗寒性研究进展. 高圣华. 2007
[8]国外渔业研究机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概述. 张建华,李应仁,丁建乐. 2009
[9]拷贝数变异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畜禽中的研究进展. 王继英,郭建凤,张大龙,王彦平,陶海英,武英. 2013
[10]CO_2浓度升高对农作物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唐世荣,李中阳,赵玉杰,邓小芳,郭军康. 2009
[11]我国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方法. 贺兴文,左科生,李育. 1993
[12]花生启动子研究进展. 孙全喜,苑翠玲,王秀贞,唐月异,吴琪,王志伟,张建成,王传堂. 2018
[13]实证研究方法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叶飞,宋志强,李志明. 2011
[14]一种叶片直接用作PCR扩增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汪秀峰,杨剑波,向太和,李莉,倪大虎. 2002
[15]金华火腿特征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徐欢,励建荣. 2008
[16]畜禽长链非编码RNA的功能及其研究方法. 陆启荣,刘孟轲,李丽,程古月,郝海红,王旭,戴梦红,袁宗辉. 2016
[17]植物源杀菌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王杨,尹卫. 2006
[18]植物根-土界面水分再分配研究方法与影响因素. 杨鑫光,牛得草,傅华. 2008
[19]寄生虫microRNA的研究方法. 徐民俊,贺现辉,朱兴全. 2010
[20]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于传宗,慕宗杰,特日格勒.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海南部银鲳的摄食生态
作者:童玉和;李忠义;郭学武
关键词:汞质量平衡模型;银鲳;摄食量;食道侧囊;水母
-
东、黄海主要鱼类Q/B值与种群摄食量研究
作者:欧阳力剑;郭学武
关键词:Q/B;温度;摄食量
-
基于营养通道模型的渤海生态系统结构十年变化比较
作者:林群;金显仕;张波;郭学武
关键词:渤海;营养通道模型;生态系统结构;渔业资源
-
基于Ecopath模型的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作者:林群;金显仕;郭学武;张波
关键词: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能量通道模型;生态系统结构;能量流动
-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作者:金显仕;单秀娟;郭学武;李显森
关键词:长江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
-
测定鱼类摄食量的几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
作者:郭学武;童玉和
关键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鱼类摄食量;方法介绍
-
东海秋季典型站位沉降颗粒物通量
作者:张岩松;章飞军;郭学武;张曼平
关键词:沉降颗粒物;聚合体;颗粒有机物;沉降通量;再悬浮比率;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