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华首线虫核糖体和线粒体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成艳

作者: 周成艳;马君;刘伟;徐前明;朱兴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印度华首线虫;核糖体DNA;线粒体DNA;序列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ISSN: 1000-7423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81-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印度华首线虫的核糖体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序列,探讨其作为分子标记的应用潜力。方法 2016年6月,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榔梨镇捕捉到2条野生大王蛇,并从蛇体内分离获得7条印度华首线虫。提取7条印度华首线虫基因组DNA, PCR扩增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1和2 (ITS-1和ITS-2)、 5.8S、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 (cox1)、核糖体RNA小亚基12S、 ATP酶亚基6 (atp6)、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4 (nad4)基因,测序。采用ClustalX 1.83软件拼接各基因测序结果,并进行多序列比对。基于cox1、 12S、 atp6、 nad4线粒体基因序列,以旋盘尾丝虫为外群,采用贝叶斯(BI)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7条印度华首线虫PCR扩增序列的种内变异。结果ITS-1、 5.8S和ITS-2扩增产物长度约为900 bp, cox1、 12S、atp6和atp4扩增产物长度依次约为400、 600、 500和400 bp。ITS-1、 5.8S和ITS-2的A+T含量为52.6%~53.7%,高于G+C含量(46.3%~47.4%), cox1、 12S、 atp6和atp4的A+T含量分别为67.1%~68.9%、 76.9%~77.4%、 73.0%~75.5%和70.3%~73.3%,均高于其G+C含量(31.1%~32.9%、 22.6%~23.1%、 24.5%~27.0%和26.7%~29.7%)。ITS-1、 5.8S、 ITS-2、 cox1、 12S、 atp6和atp4的种内变异依次为0~2.5%、 0、 0~5.0%、 0~2.6%、 0~3.7%、 0.7%~8.7%和0~11.0%。7条印度华首线虫线粒体基因序列聚于一支,与钩口科锡兰钩口线虫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印度华首线虫核糖体基因序列中ITS-2变异程度最大,有望成为研究印度华首线虫种内变异的理想分子标记。线粒体基因序列变异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cox1 <12S

分类号: S852.731

  • 相关文献

[1]香菇栽培种线粒体DNA和核糖体DNA多态性研究初探. 陈春涛,张引芳,姚占芳,周文丽. 1997

[2]瘿蚊科3种昆虫核糖体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段云,郭培,巩中军,苗进,李彤,蒋月丽,武予清. 2020

[3]我国耳萝卜螺ITS及5.8Sr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王瑞爱,刘国华,王春仁,张念章,翁亚彪. 2013

[4]我国耳萝卜螺ITS及5.8S r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王瑞爱,刘国华,王春仁,张念章,翁亚彪. 2013

[5]海南普通野生稻不同居群rDNA ITS区序列的比较分析. 郭安平,彭于发,刘恩平,孔华,林海妹,贺立卡. 2008

[6]海南普通野生稻不同居群rDNAITS区序列的比较分析. 郭安平,彭于发,刘恩平,孔华,林海妹,贺立卡. 2008

[7]家蚕线粒体基因组EcoRⅠ2.0kb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沈兴家,赵巧玲,张志芳,李奕仁,何家禄. 2000

[8]两种鲷属鱼类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 张凤英,马凌波,施兆鸿,夏连军,马春艳. 2006

[9]线粒体nad5基因在隐藏管状线虫及四翼无刺线虫的序列变异研究. 杨言川,李作磊,张念章,刘光学,朱兴全,孙晓林. 2014

[10]水稻线粒体DNA雄性不育有关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许仁林,谢东师,素云,陆维忠,国伟,汪训明. 1995

[11]中华虎头蟹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的序列比较及其系统进化分析. 刘萍,段亚飞,毛智超,李吉涛,高保全,李健. 2013

[12]鹿科动物线粒体DNA序列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鞠妍,刘华淼,邢秀梅. 2016

[13]家蚕蛹线粒体DNA EcoRⅠ 1.9kb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沈兴家,赵巧玲,张志芳,李奕仁,何家禄. 2000

[14]两种鼠蛲虫线粒体cytb基因的种间及种内序列变异研究. 杨言川,鲁力,田伟鹏,刘光学,朱兴全,孙晓林. 2014

[15]黄鲷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遗传变异研究. 张凤英,夏连军,马凌波,施兆鸿,马春艳. 2005

[16]鹿科动物线粒体DNA序列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 鞠妍,刘华淼,邢秀梅. 2017

[17]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米氏凯伦藻方法的建立. 张凤英,徐兆礼,马凌波,郑俊斌,缪宇平,陆亚男. 2009

[18]几种帘形目贝类RDNA ITS序列的比较. 刘相全,包振民,胡景杰,王师,方建光,王如才. 2007

[19]中华绒螯蟹核糖体DNA全序列分析. 俞菊华,李红霞,戈贤平,李建林,唐永凯. 2010

[20]rDNA ITS序列在果树真菌病害研究中的应用. 索相敏,王献革,李学营,郝婕,鄢新民,冯建忠.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