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干旱地区小麦主栽品种田间化感作用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玮
作者: 李玮;沈硕;郭青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海高原;干旱地区;小麦品种;化感作用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7 年 35 卷 01 期
页码: 289-2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以小麦和杂草共存的生态群落为基础的生态防控技术,采用田间小区自然生长的方法,对青海高原10个主栽小麦品种(系)的化感作用进行评价。通过计算各小麦品种(系)对田间主要杂草各项生长指标的抑制率、化感指数,综合评价各小麦品种(系)在田间的控草作用强弱。结果表明:各小麦品种对田间杂草总株数抑制率为23.67%~45.85%,鲜重抑制率为43.64%~76.23%,干重抑制率为34.19%~76.24%;10个品种(系)对田间优势杂草自生油菜(Brassica napus L.)和密花香薷(Elsholtziadensa Benth.)的化感指数(RI值)绝大多数为负值,说明10个品种(系)对田间优势杂草种群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高原448号品种田间化感抑草作用最强。基于最远邻近距离法,将1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聚类分析得出:高原448号、阿勃化感抑草作用最强,高原437号、青春38号、乐麦5号、互麦14、互麦15号、通麦1号化感抑草作用中等,互助红和品系74化感抑草作用最差。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青海高原不同生态区冬小麦兰天15号种植密度与适生性研究. 姚有华,谢德庆,叶景秀. 2015
[2]青海高原豌豆收获后复种蔬菜试验示范研究. 逯克安. 2014
[3]青海高原地区春小麦籽粒蛋白质组份动态变化研究. 刘敬阳,董遵,王有庆,马辉,朱惠琴. 1997
[4]青海高原高山灌木林植被特点及主要类型. 王占林. 2014
[5]青海高原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氮素时空累积及淋失风险评价. 李本措,塔林葛娃,李月梅,李凤桐. 2019
[6]化学杀雄剂SQ-1诱导青海高原春小麦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 叶景秀,谢德庆. 2011
[7]青海高原果树年轮的研究. 郭映智,崔广明. 1993
[8]青海高原优质脱毒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 周云,孙海宏. 2008
[9]青海高原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 穆德智. 2012
[10]青海高原冷季豌豆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马进福. 2008
[11]青海高原核桃种质资源调查及坚果表型多样性分析. 刘小利,顾文毅,魏海斌. 2015
[12]青海高原菊芋产业发展探析. 李莉,孙雪梅. 2011
[13]5种除草剂对青海高原农田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李玮. 2014
[14]水土保持在生态立省中的地位和治理对策. 张永秀. 2010
[15]青海高原地区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创新利用进展. 马晓岗,蒋礼玲,许媛君,任建东. 2015
[16]西丰杨区域栽培意见. 王金生. 2004
[17]青海高原禾草内生真菌资源的调查和分离. 鲍根生,张兴旭,李秀璋,魏小星,李春杰. 2015
[18]10种杀虫剂对青海高原地区苹果绵蚜的田间防效评价. 李秋荣,马永强. 2020
[19]青海高原春小麦留茬高度对后茬绿肥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飞,宋明丹,蒋福祯,韩梅,严清彪,李正鹏. 2020
[20]高寒草甸优势禾草-异针茅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鲍根生,俞永飞,李春杰.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链格孢菌DT-XRKA菌株的除草活性及对作物的安全性
作者:程海洋;程亮;朱海霞;李娟;魏有海;郭青云
关键词:杂草;除草活性;作物安全性;生物防治
-
旱地小麦区试品系中抗旱高产相关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作者:高洁;王富延;宋国琦;孔淑鑫;李玉莲;张淑娟;张荣志;李吉虎;李根英;刘鹏;李玮
关键词:小麦;抗旱;功能基因;KASP标记;区试品系
-
暹罗芽胞杆菌JZ1-4-10对马铃薯干腐病的抑菌作用及机理
作者:蒙耀;吴慧芳;魏琳;石晖琴;沈硕
关键词:茄病镰刀菌;暹罗芽胞杆菌;马铃薯干腐病;抑菌机理
-
响应面法优化生防暹罗芽孢杆菌JZ1-4-10的发酵参数
作者:蒙耀;陈红雨;吴慧芳;魏琳;沈硕
关键词:暹罗芽孢杆菌;培养基;培养条件;响应面法;发酵优化
-
出芽短梗霉菌株PA-2胁迫下藜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作者:刘晓芳;程亮;郭青云
关键词:出芽短梗霉菌株PA-2;qRT-PCR;藜;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
-
小麦四个抗白粉病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作者:李玮;宋国琦;张迎迎;李玉莲;张淑娟;张荣志;李吉虎;高洁;李根英
关键词: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13;KASP标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高光效小麦群体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机理
作者:丁永刚;陈欢;曹承富;乔玉强;赵竹;李玮;张向前;杜世州
关键词:小麦;光能利用率;光能资源利用;氮素吸收;叶面积指数;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