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黑牛的屠宰性能与肉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翰

作者: 高翰;李海鹏;李俊雅;高会江;孙宝忠;高雪;王秀娟;蔡文涛;刘璇;杨占岗;杨震;陈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渤海黑牛;屠宰性能;肉质分析;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324

年卷期: 2022 年 002 期

页码: 228-2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渤海黑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旨在描述渤海黑牛现阶段的生产性能水平,为今后进一步指导其选育改良提供参考,促进渤海黑牛的品种改良和品质提升。选取渤海黑牛成年阉牛,经强度育肥后屠宰,对其屠宰性能、产肉性能和肉品质进行了全面测定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经育肥后的成年渤海黑牛阉牛的胴体重为432.67 kg、净肉重为377.11 kg、屠宰率为60.55%、净肉率为52.78%、胴体产肉率为87.14%、肉骨比为6.84。体尺、产肉性能的各项指标较往年研究结果都有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体重与胸围增长最为明显。与A3级进口雪花牛肉进行了肉品质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渤海黑牛的粗蛋白及水分含量显著高于A3级进口雪花牛肉(P <0.05);微量元素含量与A3级进口雪花牛肉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均极显著高于进口雪花牛肉(P <0.01),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A3级进口雪花牛肉(P <0.05),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是优质的高蛋白食品;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总脂肪酸的比值极显著低于A3级进口雪花牛肉(P <0.01),DHA含量显著高于A3级进口雪花牛肉(P <0.05),为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营养价值丰富。在加强品种资源保护的同时,立足渤海黑牛特色优势,加快推进我国优秀地方黄牛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优质高效渤海黑牛的肉用新品种(系)培育,推动地方品种种质的自主创新。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欧洲肉鸽Ⅱ系与塔里木鸽生产特性及营养成分的比较. 姚俊峰,丁卫星,杨长锁,侯浩宾,吕文纬,包敖敦格日乐,赵维民,王晓亮. 2022

[2]小香乌鸡部分肉质性状分析. 顾永芬,陶宇航,邹凤琼. 2001

[3]万年荞青饲对猪生长和肉质的影响. 梁应林,邓蓉,张定红,王安娜. 2012

[4]奶公牛犊与育肥牛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分析. 王玉杰,孙芳,王君才,李红宇,王嘉厚. 2011

[5]不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对临淘汰蛋鸡肌肉品质的影响. 孙慕白,苗欣宇,金鑫,华梅,牛红红,王景会,苏颖,李达. 2023

[6]渤海黑牛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及父系起源研究. 常振华,侯佳雯,宋恩亮,成海建,陈宏,雷初朝. 2018

[7]渤海黑牛MSTN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体尺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刘桂芬,万发春,刘晓牧,谭秀文,宋恩亮. 2011

[8]肉牛CAST基因5'UTR和3'UTR多态性分析. 刘振山,刘桂芬,宋恩亮,刘晓牧,谭秀文,万发春. 2015

[9]渤海黑牛和日本和牛mtDNAD-loop区遗传变异研究. 王建英,张秀美,兰邹然,陈静,武英,宋恩亮,刘晓牧,万发春. 2009

[10]牛MC1R基因——新的SNP. 甘海云,张秀红,李景鹏. 2007

[11]渤海黑牛和日本和牛MSTN基因的比较分析. 刘桂芬,万发春,宋恩亮,刘晓牧,刘振山,游伟. 2009

[12]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SNPs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孙菲菲,刘桂芬,万发春,宋恩亮,刘晓牧,谭秀文,孙国强. 2012

[13]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渤海黑牛遗传资源价值评估研究. 马卓,张宝珩,李鹏程,赵凯,浦华. 2024

[14]益母草及其产品研究进展. 王新雅,孙文松,张艳红,温健,孙佳琳. 2022

[15]氟啶虫胺腈对柞树害虫栗大蚜的室内毒力测定及对柞蚕的安全性评价. 刘洪丽,季明刚. 2022

[16]乐果在柞树叶内的动态残留分析. 张惠淳,杨金琛,黄均伟,赵世文. 2022

[17]红景天苷人工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宋小利,刘星. 2022

[18]玉米新品种淮玉14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余艳欢,贾波,谢庆春. 2022

[19]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应用进展. 黄秋岚,田程飘,唐桓伟,单彬,庞新华. 2022

[20]11%氟环·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束华平,陈宏州,周晨,骆继秋,笪骏,朱凤.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