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黄曲霉田间高通量鉴定方法构建及应用(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齐耀程
作者: 齐耀程;丁舰舟;左晓龙;张玮;钱益亮;任四海;王俊;郭进;阮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黄曲霉;接种方法;病情级别;抗性评价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43-49
摘要: 为构建快速有效的玉米抗黄曲霉菌的田间高通量鉴定方法,本研究分别对5个递增的黄曲霉菌孢子浓度和3种接种方式进行对比优化,建立病情级别与黄曲霉毒素B1积累量的相关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玉米自交系在孢子浓度为1.0×10~6 c/mL浓度的抗性能力最准确,使用螺旋定量接种法避免造成发病菌圈重叠等缺点,利用病情级别与黄曲霉毒素B1积累量的正相关模型有效预测玉米自交系对黄曲霉的抗性能力。螺旋定量鉴定出自育重组自交系后代群体中抗性自交系8个,中抗性自交系9个,实现了抗黄曲霉菌玉米自交系在田间环境的高通量鉴定,结果准确性高,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分类号: S43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禾谷镰孢穗腐病抗性鉴定接种方法比较. 贾娇,张伟,孟玲敏,白雪,吴宏斌,王义生,张玉榕,苏前富. 2022
[2]燕麦坚黑穗病抗性鉴定两种接种方法比较及种质抗性评价. 郭建国,郭满库,郭成,魏宏玉,金社林,赵桂琴. 2013
[3]玉米镰刀菌性穗腐及其抗病性测定方法. 陈晓娟,陈文瑞. 2002
[4]玉米穗腐病研究初报. 任金平,吴新兰,庞志超,张秀文,刘煜才. 1993
[5]玉米镰孢穗腐病菌接种方法的研究. 张叶,邢跃先,王梓钰,闻竞,郝东云,李世界,张艳. 2021
[6]接种方法和接种时期对不同玉米杂交组合穗腐病抗性鉴定的影响. 孟冰,王山荭,李文学,刘甲成,汤继华,郭子锋. 2024
[7]2001~2004年国家玉米区试东北早熟春玉米组参试品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李红,晋齐鸣,王云龙,宋淑云,张伟. 2009
[8]辽宁玉米产区引种玉米品种对多种病害的抗性评价. 王丽娟,董怀玉,陶烨,刘培斌,赵杨. 2018
[9]玉米自交系对轮枝镰孢菌穗腐病的抗性评价. 崔丽娜,章振羽,张小飞,李荣进,陈耕,李晓. 2017
[10]629份国内外玉米种质及杂交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王春明,郭成,周天旺,段灿星. 2019
[11]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李铭东,刘永刚. 2013
[12]东北春玉米区主推玉米品种抗玉米叶斑病鉴定与评价. 李红,晋齐鸣,孟灵敏,苏前富,张伟. 2012
[13]玉米种质资源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谢志军,郭满库,刘永刚,郭建国. 2008
[14]玉米种质资源抗灰斑病鉴定与评价. 董怀玉,姜钰,王丽娟,徐秀德. 2005
[15]玉米杂交种抗灰斑病鉴定与评价. 董怀玉,姜钰,王丽娟,徐秀德,刘丽云. 2007
[16]玉米种质抗灰斑病鉴定与评价. 吕香玲,李新海,陈阳,史振声,李凤海,傅俊范. 2011
[17]特用玉米种质及杂交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郭建国,郭满库,郭成,魏宏玉,金社林. 2014
[18]玉米多堆柄锈菌的生物学特性. 阮义理,胡务义,何万娥. 2001
[19]青麻叶大白菜根肿病人工接种方法及条件研究. 张红,张斌,王超楠,李梅,黄志银,刘俊峰. 2016
[20]黄瓜枯萎病接种方法及抗性遗传的研究. 周红梅,毛爱军,张丽蓉,张峰,王永健,杨文才.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烤烟品种K326上部叶烤后单叶重与感官质量的关系
作者:朱俊俊;唐经祥;徐经年;任四海;郭飞;汪升友;张福建
关键词:烟草;上部叶;单叶重;叶长;感官质量
-
野生花鲈幼鱼对人工鱼礁模型的趋集性研究
作者:张贝叶;左涛;张传涛;曹金凤;王俊
关键词:花鲈;人工鱼礁;分布率;趋集行为
-
大豆巢式关联作图(NAM)群体构建及花色和种皮色遗传分析
作者:宋健;熊亚俊;陈伊洁;徐瑞新;刘康林;郭庆元;洪慧龙;高华伟;谷勇哲;张丽娟;郭勇;阎哲;刘章雄;关荣霞;李英慧;王晓波;郭兵福;孙如建;闫龙;王好让;姬月梅;常汝镇;王俊;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NAM群体;花色;种皮色;遗传分析
-
基于SPAD值的不同海拔烤烟采收成熟度研究
作者:汪薇;王振华;唐经祥;徐经年;任四海;郭飞;汪升友;朱俊俊
关键词:烟草;海拔;SPAD值;成熟度;烟叶质量
-
基质中适量添加过磷酸钙促进烟苗生长
作者:张福建;唐经祥;汪文杰;汪升友;郭飞;朱俊俊;任四海;徐经年
关键词:烟苗;过磷酸钙;基质;生长;物质积累量
-
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俊;黄咏明;汪梦莹;黄立清;姚明华;刘友梅
关键词: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企业培育;人才队伍建设
-
可可毛色二孢菌全基因组非经典分泌蛋白的预测及致病相关性分析
作者:邢启凯;王欣芳;彭军波;张玮;燕继晔;李永华
关键词:可可毛色二孢菌;葡萄溃疡病;非经典分泌蛋白;生物信息学预测;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