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stic模型的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研究——以宾县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余文涛

作者: 余文涛;石淑芹;孙晓丽;李正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影响机制;Logistic模型;自然因素;社会经济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124-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粮食生产能力关系到粮食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如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宾县为例,通过一定的方法探索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机制,最终提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合理建议。[方法]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借助Logistic模型探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特点。[结果](1)品种技术推广、作物收益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效应在1%水平上达到显著;(2)生育期变化、土地质量、旱灾、耕作方式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效应在5%水平上达到显著;(3)温度、降水、冷害及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效应在10%水平上达到显著;(4)温度与降水是否集中在生育期内、出售情况、农业引导政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针对研究结果,该文提出,可从预防低温冷害、健全水利设施、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分类号: F326.11

  • 相关文献

[1]中国西南地区水荒是“天灾”还是“人祸”?. 巩前文,郭丽楠. 2011

[2]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多尺度研究. 刘伟,郜允兵,潘瑜春. 2018

[3]粪肥施用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来源、转移及影响因素. 苑学霞,梁京芸,范丽霞,王磊,董燕婕,赵善仓. 2020

[4]果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研究. 杨悦. 2022

[5]山东省自然环境下土壤硼素有效性分析. 高贤彪,张丽华,卢丽萍,杨果,高弼模. 1999

[6]旱地甘蔗三高栽培综合技术探讨. 刘少春,吴正昆,张跃彬,唐永芳,段忠祥,杨开科. 1999

[7]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模式. 潘占兵,李生宝,董立国,蔡进军,张源润,许浩,王月玲,季波,马蕃. 2012

[8]莱州湾海底地下水动态及影响机制研究. 侯国华,高茂生,郭飞,孔祥淮,赵金明,仇建东,刘森,郑懿珉. 2016

[9]滴灌频次对化学脱叶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机制的研究.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夏东,张巨松,崔建平,郭仁松,林涛. 2019

[10]小麦白粉病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防控途径. 高红云,杨习文,贺德先,牛吉山,王晨阳,吴寅. 2015

[11]农民增收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季明川. 2007

[12]农业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探讨. 范润梅. 2015

[13]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贸易的影响研究. 任晓娜,孙东升. 2012

[14]家畜放牧对草地啮齿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苏军虎,南志标,纪维红. 2016

[15]土水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蔡彦明,师荣光,张浩,刘潇威,彭胜巍. 2009

[16]土壤水分入渗影响机制研究综述. 刘永红,杨勤. 2011

[17]异位发酵床技术在养殖粪污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孙宏,吴逸飞,沈琦,王新,姚晓红,汤江武. 2023

[18]套袋微环境对香蕉中苯醚甲环唑和噻呋酰胺内吸性和降解速率的影响及机制. 赵小云,谢德芳,田海. 2019

[19]气候、植被及土壤因素交互作用对宁夏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机制. 高琳,张登山,龙怀玉,陈晓远,林昌华,周涛. 2023

[20]农村居民消费多元影响分析-基于分区域的VAR参数估计结果. 张丹婷,万忠.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