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产区小麦在品质区域间的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学旭

作者: 胡学旭;周桂英;吴丽娜;陆伟;武力;李静梅;王爽;宋敬可;杨秀兰;王步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品质;区划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9 年 35 卷 06 期

页码: 1167-11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取2003—2007年我国4个麦区174个品种2571份小麦样品,对14个品质性状在各麦区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度之间,小麦品质性状在各麦区内具有明显差异,变化无规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的年度平均值麦区差异达1%或5%显著水平,由北到南呈华北北部强筋麦区(I)>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II)>黄淮南部中筋麦区(III)>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IV);北部麦区(I、II)的降落数值、出粉率、沉淀值、吸水率、拉伸面积、延伸性和最大抗延阻力的5年平均值显著大于南部麦区(III、IV)。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的样品主要集中在I、II区,达到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的样品主要集中在IV区,III区以中筋小麦为主,形成了由北到南由不同小麦品质类型构成的品质区域布局。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品质生态及品质区划研究——Ⅲ.河南省小麦品质生态区划. 王绍中,刘发魁,张玲,徐林. 1995

[2]黑龙江省小麦品质区划及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宋庆杰,肖志敏,辛文利,张春利,赵海滨,张延滨,于海洋,祁适雨. 2009

[3]河北省小麦品质生态区划研究. 赵广才,常旭虹,刘利华,杨玉双,于广军. 2007

[4]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 何中虎,林作楫,王龙俊,肖志敏,万富世,庄巧生. 2002

[5]黄淮麦区小麦拔节后霜冻的农业气候区划. 钟秀丽,王道龙,赵鹏,闫旭宇,苏常红,孙忠富. 2008

[6]再论吉林省优质稻米生产与发展. 张三元,李彻,张俊国,赵劲松. 2000

[7]安徽省稻米品质区划及特色栽培. 台德卫,张效忠,罗继虎. 2002

[8]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9]春小麦农麦2号品质及其加工特性分析. 王美丽,王小兵,魏建功,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于美玲,马文星. 2008

[10]适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的一种A-PAGE方法. 高崇婧,张延滨,李集临,姜焕焕,赵海滨,宋庆杰,于海洋,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2010

[11]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子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蔡金华,陈爱大,温明星,李东升,曲朝喜. 2013

[12]抽穗期喷肥和杀菌剂对强筋小麦徐麦27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静,冯国华,王来花,张会云,陈荣振. 2008

[13]小麦不同群体去除无效分蘖对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朱新开,郭文善. 2007

[14]江苏小麦品质现状与提升策略. 马鸿翔,王龙俊,姚金保,张平平,杨学明,张鹏. 2013

[15]优质强筋红皮小麦新品种镇麦168的选育和栽培要点. 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朱传统,岳绪国,景德道. 2008

[16]浅析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莉娟,樊宁声,郭明明. 2017

[17]江苏省小麦品质区划研究初报. 王龙俊,陈荣振,朱新开,杨力,姜东,陈维新,李旭. 2002

[18]小麦HMW-GS的命名、遗传及对品质的贡献. 郑威,刘卫平,汪盛松. 2013

[19]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筋力型小麦品质的影响. 贾辉辉,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王静,马红勃,陈荣振,张爱君. 2015

[20]追施氮肥对强筋小麦‘镇麦16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爱大,蔡金华,温明星,李东升,曲朝喜.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