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种质对河南大豆育种的遗传贡献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树峰

作者: 王树峰;徐英;王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国外种质;大豆育种;遗传贡献

期刊名称: 大豆科技

ISSN: 1674-3547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21-24

摘要: 10个国外大豆种质被广泛应用于河南大豆育种研究,共衍生出57个大豆品种,占河南省大豆育成品种的77.0%。国外种质在河南省大豆育种中的细胞核遗传贡献值为5.098,细胞质遗传贡献值为4。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国外种质在山东大豆育种中的遗传贡献分析. 徐冉,王彩洁,王金龙,陈存来. 2003

[2]国外种质对黄淮海地区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 王彩洁,李伟,徐冉,张礼凤,张彦威,林延慧. 2019

[3]68份国外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刘家勇,赵培方,刘新龙,赵俊,杨昆. 2013

[4]国外绿豆种质资源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乔玲,郑海泽,曲运琴,张红芳,姚勇,张耀文,陈红霖,程须珍. 2020

[5]外引优异玉米种质形态性状的初步鉴定. 杨国虎,欧阳一沁,李新,罗湘宁,王承莲. 2006

[6]国外绿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乔玲,陈红霖,王丽侠,王素华,程须珍,张耀文. 2015

[7]全基因组重测序在大豆育种上的研究进展. 赵海红,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徐杰飞,张振宇,赵星棋,王士强. 2020

[8]辐射和生物技术相结合进行大豆育种(英文). 王连铮,王岚,赵荣娟,裴颜龙,傅玉清,颜清上,李强. 2001

[9]基于无人机载高光谱空间尺度优化的大豆育种产量估算. 赵晓庆,杨贵军,刘建刚,张小燕,徐波,王艳杰,赵春江,盖钧镒. 2017

[10]试论杂交大豆育种防控技术. 杨婷婷,张海生. 2017

[11]辐射和生物技术相结合进行大豆育种(英文). 王连铮,王岚,赵荣娟,裴颜龙,傅玉清,颜清上,李强. 2001

[12]我国大豆育种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瑞军,师颖,穆志新,杨慧珍,任志强,冯瑞云. 2008

[13]开创与奠基:民国时期的大豆科学研究-以王绶的研究为中心. 李建,沈志忠. 2021

[14]诱变育种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李于. 2015

[15]同工酶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刘昭军,李希臣. 2001

[16]山西省大豆育种现状与发展对策. 段学艳,樊云茜,卫玲,周安定. 2007

[17]美国阿肯色大学大豆育种介绍. 卢为国,闫龙,程艳波,王曙明,吴成军,曾爱兰,陈鹏印,张孟臣. 2016

[18]热中子照射杂交后代育成的几个大豆品种. 郭玉虹. 1995

[19]国外大豆育种的现状及成果. 张瑞军,师颖,杨慧珍,任志强,穆志新,冯瑞荣. 2008

[20]四川省小麦育成品种系谱分析及发展进程. .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