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二倍体小麦材料抗叶锈性的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娜

作者: 张娜;杨文香;王海燕;郄艳敏;贾继增;刘大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二倍体小麦;叶锈病;抗性基因;分子鉴定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8 年 04 期

页码: 155-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通过分子手段鉴定小麦基因组供体二倍体材料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用22株小麦叶锈菌单孢菌系对23个二倍体小麦材料进行抗叶锈性鉴定,通过苗期、成株期离体鉴定,苗期室内鉴定及成株期大田鉴定,筛选出13个在苗期和9个成株期对至少11个菌株有抗性的品种。用抗叶锈基因Lr9、Lr10、Lr19、Lr20、Lr24、Lr29、Lr35和Lr37的STS或SCAR标记对这些品种进行分子辅助鉴定。其中,材料Y92、Y96、Y168、Y128、Ae38、Ae43和Ae46中可能含有Lr19;Y2009、Y2034、Y2039、Y2049、Y2072和Y2073中可能含有Lr35。所测试的23个材料不含Lr9、Lr10、Lr20、Lr24、Lr29和Lr37。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重要小麦品种抗叶锈病和秆锈病基因初步分析. 秦庆明,王奎荣,夏善保,冯国华,陈荣振. 1997

[2]我国40个小麦品种抗叶锈性研究. 秦庆明,陈扬林,吴支行*,马志强,廖琴. 2001

[3]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avenae)的分子鉴定及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彭德良,李玉. 2008

[4]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分子鉴定及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彭德良,李玉. 2008

[5]2个小麦品系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鉴定. 王瑞,王俊美,伊艳杰,刘红彦,李洪连. 2007

[6]陆地棉抗草甘膦种质系的抗性基因分子鉴定. 刘新民,马晓杰,周益军,陈旭升. 2010

[7]二倍体、四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毕瑞明,王洪刚. 2007

[8]柑桔线虫抗性主基因座Tyr1的特异标记开发与遗传作图改进(英文). 向旭,邓占鳌,郑启发,陈存贤,Frederick G.Gmitter Jr. 2009

[9]黄淮麦区26个小麦品种抗叶锈病初步鉴定. 井长勤,陈荣振,屈艾,王奎荣. 2003

[10]小麦抗叶锈病遗传研究进展. 金夏红,冯国华,刘东涛,马红勃,张会云. 2017

[11]根据侵染型进行小麦品种抗叶锈遗传研究——Ⅱ.65个小麦品种和9个小麦叶锈菌株的相互作用. 何家泌,马万杰. 1987

[12]不同播种及喷雾方式对冬小麦叶锈病的防控效果比较. 王永芳,马继芳,白辉,李景玉,董志平. 2019

[13]26份辽宁小麦区试品种对白粉病和叶锈病的田间表型抗性鉴定. 刘可杰,王丽娟,王英杰,崔树浩,董怀玉. 2021

[14]2015-2018年度山西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及育种材料抗病性评价. 刘敏捷,原宗英,武英鹏. 2020

[15]CIMMYT小麦种质C615抗叶锈病QTL分析. 李玉玲,蒋正宁,胡文静,李东升,程婧晔,裔新,程晓明,吴荣林,程顺和. 2018

[16]新疆的小麦品种(系)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 潘阳,聂迎彬,穆培源,姚占军,李星,周悦,李在峰,刘大群. 2011

[17]小麦与山羊草双二倍体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 许树军,董玉琛,陈尚安,周荣华,李秀全,李立会. 1990

[18]新疆冬小麦品种叶锈病的抗性鉴定. 刘鹏鹏,桑伟,徐红军,韩新年,聂迎彬,孔德真,崔凤娟,李伟,穆培源. 2023

[19]28份人工合成小麦对禾谷孢囊线虫、纹枯病、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抗性. 李洪杰,王晓鸣,陈怀谷,徐世昌,刘太国. 2013

[20]CIMMYT小麦材料的苗期和成株抗叶锈病鉴定. 韩烨,何中虎,夏先春,李星,李在峰,刘大群.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