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扑草净和阿特拉津对海草与大型藻类的毒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亚平

作者: 高亚平;蒋增杰;杜美荣;房景辉;姜娓娓;方建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扑草净;阿特拉津;海草;大型藻类;叶绿素荧光;毒性作用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930-9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陆地径流等可引起海域中除草剂浓度升高,从而威胁海洋大型植物——海草和大型藻类的生长。以叶绿素荧光为主要指标测定除草剂阿特拉津和扑草净的低、中、高(1、5和25μg/L)浓度对4种常见海草: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丛生大叶藻(Z.caespitosa M.)、矮大叶藻(Z.japonica Aschers.&Graebn.)、红须根虾形藻(Phyllospadix iwatensis M.)和2种常见大型藻类:孔石莼Ulva lactuca L.和海索面Nemalion helminthoides的光合抑制。结果显示,低浓度1μg/L的扑草净和5μg/L的阿特拉津即对矮大叶藻、孔石莼和海索面产生了显著的光合抑制,抑制率约而7.54%—12.97%;大叶藻、丛生大叶藻和红须根虾形藻的扑草净和阿特拉津的显著作用浓度为5μg/L,在相同浓度下,扑草净的光合抑制较阿特拉津更强,同时,矮大叶藻及两种大型藻类较其他3种海草成体对除草剂作用更为敏感。

分类号: S482.4`X592

  • 相关文献

[1]除草剂阿特拉津与扑草净混用增效作用研究. 刘焕禄,刘亦学,张学文,赵士敏,刘晓琳. 2003

[2]除草剂对海草的影响研究进展. 刘明杰,高亚平,张玉,岳世栋,周毅. 2023

[3]海水对虾养殖塘排放废水生态处理设计. 程果锋,刘晃,吴凡. 2010

[4]基于大型藻类的网箱养殖生物修复技术. 毛玉泽,蒋增杰,方建光. 2012

[5]广东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潜力评估. 齐占会,王珺,黄洪辉,刘永,李纯厚,陈胜军,孙鹏. 2012

[6]有益菌与大型藻类净化集约化养殖废水的展望. 罗勇胜,张道波,李卓佳. 2006

[7]大型藻类规模化养殖水域海-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估算. 蒋增杰,方建光,韩婷婷,李加琦,毛玉泽,王巍. 2013

[8]海水养殖践行"海洋负排放"的途径. 张继红,刘纪化,张永雨,李刚. 2021

[9]桑沟湾大叶藻附着生物的季节变化. 高亚平,方建光,张继红,李峰,毛玉泽,杜美荣. 2010

[10]海草碳通量的卫星遥感检测研究进展. 杨顶田,刘素敏,单秀娟. 2013

[11]海草及海草场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王锁民,崔彦农,刘金祥,夏曾润. 2016

[12]海洋生物共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分析. 张圣良,楚肖肖,赵友兴,孔凡栋,黄小龙. 2019

[13]人工鱼礁区的海草移植及其限制因子. 舒黎明,陈丕茂,贾晓平,李纯厚,黎小国. 2011

[14]山东半岛大叶藻的抽样调查与鉴定. 刘坤,刘福利,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丁昌玲,梁洲瑞,李涛. 2012

[15]山东半岛大叶藻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刘坤,刘福利,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丁昌玲,梁洲瑞,马兴宇. 2013

[16]紫菜中六六六、滴滴涕和扑草净的检测. 周明莹,曲克明,陈碧鹃,谢寒冰,王联珠,邵会,顾晓慧. 2014

[17]42%扑·莠·乙草胺悬乳剂的液相色谱分析. 刘凤玲. 2008

[18]胡萝卜田苗后杂草化学防除药剂筛选. 徐洪乐,吴仁海,张金虎,苏旺苍,薛飞,鲁传涛. 2018

[19]氟噻草胺与扑草净配比筛选及其复配制剂应用效果评价. 王义生,张伟,贾娇,孟玲敏,苏前富,常雪. 2021

[20]扑草净在我国养殖水产品中的残留及风险评估. 邹婉虹,刘露,孙涛,郑重,何雅静,许玉艳,刘巧荣.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