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大豆生产及科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岚

作者: 王岚;王连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产量;总产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6 期

页码: 1097-10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俄罗斯80%~90%的大豆种植区和大豆工业都分布在远东地区,2000~2010年俄罗斯大豆总产量由34.3万t增至121.0万t,基本呈递增趋势。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42.1万hm2增至2010年的120.0万hm~2,基本呈递增趋势。俄罗斯大豆产量由2000年的810.0 kg·hm~(-2)增至2010年的1 150.5 kg·hm~(-2),基本呈递增趋势。2013年俄罗斯大豆产量为150.0万t,2013年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为154.0万hm2。近年俄罗斯大豆平均产量为1 200kg·hm~(-2)。

分类号: F316.12

  • 相关文献

[1]发展吉林省大豆产业的对策. 黄梅. 2006

[2]提高水稻光能利用率 保进水稻高产. . 2011

[3]近五十年全球芦笋生产态势分析. 李丹,林中,李亮. 2019

[4]越南水稻生产概况及中越水稻生产互补性分析. 阮清廉,刘喜,江玲,万建民. 2017

[5]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总产预报系统构建方法的探讨. 陆忠军. 2010

[6]大豆生物量与产量组分间的相关及关联分析. 晁毛妮,郝德荣,印志同,张晋玉,宋海娜,张怀仁,褚姗姗,张国正,喻德跃. 2014

[7]大豆品种及群体结构对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赵跃坤. 2013

[8]高产量 高脂肪 高蛋白 三高大豆辽豆22号. 王德生. 2009

[9]花期水分胁迫对大豆器官平衡和产量的影响. 白伟,孙占祥,刘晓晨,关晓雪,宋书宏,董丽杰. 2009

[10]磷素营养对大豆磷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吴冬婷,张晓雪,龚振平,马春梅,张磊. 2012

[11]植物生长调节剂S3307和DTA-6对大豆源库碳水化合物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刘春娟,冯乃杰,郑殿峰,宫香伟,孙福东,石英,崔洪秋,张盼盼,赵晶晶. 2016

[12]大豆杂种产量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管荣展,杨守萍,盖钧镒. 2010

[13]浙江省农科院大豆、梨、水稻新品种介绍. 梁森苗. 2004

[14]菜用大豆品比试验及示范. 史书军,李百权,张军土,成丽萍. 2000

[15]吉林省82年来育成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叶片部分生理特性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赵洪祥,徐克章,杨光宇,杨春明,边少锋,陆静梅. 2008

[16]黄淮地区大豆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遗传基础. 杨加银,盖钧镒. 2009

[17]黔豆08002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黄建斌,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 2017

[18]心土层肥力差异对大豆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春雨,王秋菊,高中超,张劲松,刘峰. 2016

[19]不同基因来源的大豆产量和品质分析. 郑伟,魏湜,郭泰,王志新,吴秀红,李灿东,刘忠堂,刘玉红,韩世峰. 2010

[20]大豆种子分级播种对田间保苗及产量的影响. 杜吉到,陈德祥,韩毅强,张文慧,冯乃杰,郑殿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