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翟彩霞

作者: 翟彩霞;温春秀;张彦才;王丽英;李巧云;陈丽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丹参;施肥;数学模型;根性状;养分吸收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9 年 24 卷 S1 期

页码: 226-2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和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丹参养分吸收、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在生长30,30~90,90~120 d对N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百分比为:5.2%~14.8%、61.8%~93.4%、0.6%~28.7%;P2O5的各时期吸收百分比为:2.6%~7.8%、37%~63.7%、28.5%~59%;定植生长30~90 d时丹参对K素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总吸收量的86.3%~95.3%。形成100 kg丹参产量需N量为1.89~2.26kg,需要P2O5的量为0.57~0.69 kg,需要K2O的量为1.35~2.14 kg。氮肥对丹参根长影响最大,磷、钾肥次之;磷、钾肥对根直径影响比较大;钾肥对根数的影响最大。根据模型得出最佳施肥方案:N248.00 kg/hm2、P2O5127.67 kg/hm2、K2O155.33 kg/hm2,根产量可达5259.58 kg/hm2。

分类号: S567.53

  • 相关文献

[1]优化施肥对丹参产量及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 翟彩霞,温春秀,张彦才,王丽英,李巧云,陈丽莉. 2009

[2]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参高产施肥模式. 单成钢,倪大鹏,张教洪,王光超,张锋,朱彦威,王志芬. 2013

[3]2010 WS非洲狗尾草新品系在贵阳地区的优化栽培方案研究. 赵明坤,罗天琼,杨菲. 2019

[4]晚播小麦优质高产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李若楠,张彦才,王丽英,陈丽莉,李科江,郑春莲. 2007

[5]橡胶林养分循环数学模拟模型的构建. 袁晓军,曹建华,陈俊明. 2017

[6]南疆沙壤土地面灌溉高产棉田施肥灌水数学模型研究. 王斌,马兴旺,杨涛,牛新湘,刘骅,许咏梅. 2011

[7]大棚黄瓜高产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张彦才,翟彩霞,李巧云,魏远,吴永山. 2005

[8]广西旱地甘蔗养分吸收参数研究——第1报 甘蔗N素养分吸收参数的研究. 朱秋珍,苏群忠. 1996

[9]施肥对油菜菌核病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肖荣英,戴志刚,连子文,刘梦真,董志超,李银水. 2019

[10]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菠萝蜜幼苗光合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苏兰茜,白亭玉,鱼欢,吴刚,谭乐和. 2020

[11]鲁中典型种植区设施番茄养分供需特征研究. 魏建林,谭德水,宋效宗,李燕,李国生,韩云堂,崔荣宗. 2020

[12]不同施肥方式对上海青生长、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张兆辉,左恩强,姜玉萍,陈春宏. 2013

[13]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生物量累积、分配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张辉,马洪波,朱德进,黄卉,宁运旺,张永春. 2012

[14]等氮条件下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杨峰,闫秋艳,鲁晋秀,李峰,王苗,董飞. 2016

[15]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汤雷雷,万开元,李祖章,陈防. 2011

[16]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两系杂交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戴平安,郑圣先,黄科延,廖育林. 2006

[17]不同耕作方式和肥料种类对花生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运红,毛家伟,刘小奇,钱凯,杨明堤,李丙奇,徐祺豪. 2022

[18]长期不同施肥显著影响双季稻产量及养分吸收. 朱坚,彭华,李尝君,蔡佳佩,纪雄辉. 2018

[19]泸州烤烟养分管理的关键技术参数研究. 李君,张云贵,谢强,刘青丽,李志宏,李健铭,张永辉,夏建华,郭仕平. 2020

[20]施肥对甜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苏富源,郝明德,张晓娟,牛育华,龚晓德,陈志霞,郭胜安.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