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生殖毒性的综合评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露露

作者: 刘露露;范蓓;张艺凡;赵梦莹;闫志惠;李琳;张忠;李敏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斑马鱼;生殖毒性;农药;三唑类杀菌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类固醇;DNA甲基化

期刊名称: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ISSN: 1674-8255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21-28

摘要: 三唑类杀菌剂在全球农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大量使用后残留在水环境中,对水生生物造成潜在生殖毒性危害。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HPG)轴、类固醇合成和DNA甲基化等方面,但其相互作用与生殖毒性关系缺乏系统研究,导致作用靶点及三唑类杀菌剂毒性差异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本文从斑马鱼组织病理学损伤、 HPG轴分子效应、性类固醇激素及行为异常角度,系统分析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生殖毒性潜在作用机制,揭示亲代斑马鱼DNA甲基化与后代发育异常的相互关系;明确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生殖毒性的影响,为其合理使用及生态风险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分类号: X171.5%X592

  • 相关文献

[1]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 葛婧,蒋金花,蔡磊明. 2018

[2]3种农药亚致死浓度对斑马鱼AChE和EROD活性的影响. 赵于丁,徐敦明,范青海,刘贤进. 2008

[3]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 赵于丁,徐敦明,刘贤进,范青海. 2007

[4]环境中多残留农药复合暴露对淡水绿藻和斑马鱼的联合毒性. 魏勇超,王彦华,雷成琦,倪碧珩,朱佳燕,徐冬梅. 2018

[5]一些常用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 赵于丁,王冬兰,来有鹏,刘贤进. 2008

[6]环境中多残留农药复合暴露对淡水绿藻和斑马鱼的联合毒性. 魏勇超,王彦华,雷成琦,倪碧珩,朱佳燕,徐冬梅. 2018

[7]猪血浆中33种类固醇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 米晓霞,李思聪,王凯强,朱丹,李艳华,陈刚. 2014

[8]绵羊发情周期不同组织Cry1 mRNA转录水平相对定量研究. 高磊,甘尚权,杨井泉,杨剑波,梁耀伟,阿不都艾尼·努拉洪,沈敏. 2013

[9]催乳素在绵羊季节性发情中的调控作用. 夏青,刘秋月,王翔宇,胡文萍,李晓雨,潘章源,储明星,狄冉. 2017

[10]类视黄醇X受体基因调控动物季节性发情和发情周期的研究进展. 李华振,狄冉,刘秋月,胡文萍,王翔宇,马琳,刘武军,储明星. 2019

[11]繁殖毒理学研究进展. 赵晓乐,孔晓军,李世宏,秦哲,刘希望,杨亚军,李剑勇. 2016

[12]喹噁啉-1;4-二氧化物类抗菌促生长剂特殊毒理学研究进展. 曹随忠,张力,梁剑平,刘宗平. 2001

[13]大豆浸出溶剂残留与油粕安全. 丁宏标. 2014

[14]喹噁啉-1,4-二氧化物类抗菌促生长剂特殊毒理学研究进展. 曹随忠,张力,梁剑平,刘宗平. 2001

[15]氧化乐果对雄性大鼠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 文一,魏帅,潘家荣. 2009

[16]亚慢性染毒丙烯酰胺对雄性大鼠生殖及睾丸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宋宏绣,王冉,耿志明,曹少先,刘铁铮. 2008

[17]驱绦虫新兽药——氢溴酸槟榔碱的安全性研究. 周绪正,张继瑜,李金善,李剑勇,魏小娟,牛建荣,李冰. 2010

[18]三唑磷农药对翡翠贻贝性激素水平和性腺损伤效应的研究. 张林宝,孙伟,张喆,陈海刚,贾晓平,蔡文贵. 2018

[19]丙烯酰胺的雄性生殖毒性. 宋宏绣,王冉,曹少先,刘铁铮. 2008

[20]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一代繁殖毒性研究. 赵晓乐,孔晓军,杨亚军,刘希望,李世宏,秦哲,焦增华,李剑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