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性状分析方法的不同恢复阶段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功能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亚芳

作者: 李亚芳;杜飞雁;王亮根;谷阳光;宁加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性状;功能多样性;功能冗余;恢复阶段;无瓣海桑人工林;栖息地结构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10-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4年11月在深圳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裸滩、8年、9年、14年、16年和20年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人工林以及天然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红树林生物调查数据,通过"裸滩-人工林-天然红树林"对照分析,对不同恢复阶段无瓣海桑人工林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性状分布模式、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裸滩、8至16年无瓣海桑人工林以及天然林和20年林龄人工林分别具不同的性状分布模式;其中栖息地结构越复杂和有机质含量越高,大型底栖动物中低迁移能力、较小个体和栖息方式为爬行/游泳型、幼虫为浮养幼虫以及食性为沉积食性和植食性的物种所占比例越大。功能多样性总体上随栖息地结构复杂性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功能冗余则呈红树林样点远高于裸滩的趋势。总体而言,红树林栖息地结构复杂性的适量增加对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功能较为有益。

分类号: Q958.8

  • 相关文献

[1]浮筏式牡蛎养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结构的影响-以大鹏澳为例. 饶义勇,赵美榕,旷泽行,黄洪辉,谭萼辉. 2024

[2]施氮量对杂交油菜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任廷波,赵继献,高志宏. 2006

[3]灯盏花三倍体培育及生物性状的观察研究. 吴红芝,梅琳,郑思乡,杨生超,李晓波. 2011

[4]缓释肥减量施用对覆膜栽培玉米生物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分配的影响. 赵欢,张萌,秦松,肖厚军,郑常祥,祝云芳. 2017

[5]水稻专用缓释肥对水稻产量和生物性状的影响. 张佩,彭代平,何真学,秦松. 2015

[6]不同用量有机肥对鱼腥草产量和生物性状的影响. 杨仁德,赵欢,王小波,晏妮,魏善元. 2013

[7]鱼腥草优良品系筛选研究. 杨仁露,赵欢,杨仁德. 2015

[8]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生物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郑瑞琼,何晓灵,刘永贤. 2010

[9]有机水溶肥料(水剂)在设施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张洋. 2019

[10]低段密植基质袋培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任顺荣,邵玉翠,杨军. 2013

[11]16个胡麻品种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 王利琴,杨建春,张永福. 2020

[12]"一穴双株"栽培方式下种植密度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仲生柱,靳存旺,田冬生,韩甫鑫,高宇. 2020

[13]高羊茅草leafy-ipt基因的转化和生物性状变化的研究. 王建华,杨丽莉,贾炜珑,王玉国. 2007

[14]不同品种、密度、施氮量、播种方式对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艳军,刘佳,张钟,张翠萍,李建增,胡选江,施立安,高玉玺,罗磊,蔡述江,李怀红,饶敏. 2023

[15]高抗优质绿茶新品种系天府28号的选育. 罗凡,李春华. 2007

[16]不同包膜控释肥对花生生物性状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董亮,张玉凤,刘兆辉,杨力,于淑芳,陈广思,田叶. 2009

[17]异丙甲草胺对水稻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建,刘晴,胡谢馨,柏连阳,金晨钟,李静波,彭歆,王宏坤,骆程. 2014

[18]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和香蕉生长的影响. 张金妹,田世尧,李扇妹,刘传和,梁容森,匡石滋. 2012

[19]不同肥料配比对夏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影响的定位研究. 宋永林,袁锋明,姚造华,王丽霞,张淑香. 2001

[20]增施钙肥对甜瓜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淑娟,李伟,孙洪助,翟合生,赵自超,马荣辉.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