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叶天竺葵组培苗与扦插苗有效活性成分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晓琼

作者: 杨晓琼;何璐;廖承飞;金杰;袁建民;许智萍;范建成;雷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叶天竺葵;总黄酮;总酚;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2 年 34 卷 006 期

页码: 7-13,22

摘要: 利用醇提法提取了总黄酮、总酚,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Folin-酚比色法对组培苗与扦插苗中总黄酮、总酚含量进行了测定比较,并采用DPPH法和羟自由基(·OH)法对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显示,在香叶天竺葵总黄酮、总酚含量测定方法中,芦丁质量浓度在0~0.03 mg/mL内线性良好(R2=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30%,相对标准偏差为1.29%(n=9);没食子酸在0~0.036 mg/mL内线性良好(R2=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94%,相对标准偏差为0.58%(n=9).扦插苗总黄酮(0.86%)和组培苗总黄酮(0.911%)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组培苗中总酚含量为1.124%,显著高于扦插苗总酚含量0.92%(P<0.05);组培苗有效成分对DPPH自由基和·OH半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16.72和443.92μg/mL,分别是L-抗坏血酸清除能力的33.6%和68.7%;扦插苗的半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18.86和467.92μg/mL,分别是L-抗坏血酸清除能力的29.8%和65.2%.研究表明,建立的香叶天竺葵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线性、重复性、精密度和回收率.组培苗与扦插苗中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但组培苗总酚含量高于扦插苗含量,组培苗与扦插苗的醇提取对DPPH自由基和·O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组培苗的抗氧化活性强于扦插苗,因此可采用组培的方式进行大量繁殖.

分类号: S573.9

  • 相关文献

[1]高压均质对桑葚汁中抗氧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决登伟,桑雪莲. 2017

[2]不同乳酸菌发酵对桂圆肉中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赖婷,刘磊,张名位,张瑞芬,张雁,魏振承,邓媛元. 2016

[3]石榴蜜中多酚类成分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谭洪波,王丽华,张红城,吴黎明. 2017

[4]“贵芨1号”不同部位中总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测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刘佳微,曹国璠,吴明开,韩雪,刘筱,黄苏豫. 2024

[5]革木蜜的抗氧化活性. 贾歌,王远,丰凡,程妮,赵静. 2014

[6]不同酿酒高粱酚类物质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唐玉明,任道群,姚万春,刘茂柯,张星宇. 2018

[7]不同炙法加工对大腹皮的抗氧化性比较及成分分析. 袁源,刘洋洋,龚霄,周伟,李积华. 2020

[8]澳洲坚果花发育过程中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朱文华,杨为海. 2023

[9]以豆渣为原料的素肉产品挤压前后营养因子含量变化. 吕斌,于寒松,王玉华,朴春红,刘俊梅,代伟长,胡耀辉. 2016

[10]西兰花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测定. 赵登奇,孙亚天,黄建颖,宋亦超. 2020

[11]利用糖渍液加工枇杷膏的工艺条件与品质. 刘哲,诸梦洁,向露,范铭,陆胜民. 2020

[12]光照强度对欧李果实成熟期及品质的影响. 乔羽佳,王鹏飞,张建成,付鸿博,杜俊杰. 2019

[13]槟榔在不同储藏条件下的药效组分变化. 周文菊,骆骄阳,刘洪美,赵明,欧阳臻,杨美华. 2017

[14]部分紫色蔬菜中酚类物质及维生素C含量分析. 杭园园,梁颖,李艺,丁莹,刘贤金,王树林. 2019

[15]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核桃花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李如蕊,陈欣,茹月蓉,穆宏磊,郜海燕,王振兴,阚欢. 2020

[16]几种特色蔬菜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杨建兴,宋曙辉,王文琪,徐桂花,何洪巨. 2009

[17]紫薯粉发酵工艺优化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宋莹,刘思含,常霞,侯宇豪,谢秋涛,袁洪燕,李高阳. 2020

[18]不同溶剂柠檬果皮提取物抗氧化、抑菌活性比较及其与多酚组成的关系. 左龙亚,滕左,王孝仕,江东,于杰. 2017

[19]隐甲藻藻渣醇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于金慧,尤升波,边斐,张燕,陈高,黄超,马德源,贾文斌,丁汉凤,毕玉平. 2018

[20]不同灭酶方式对黑青稞籽粒结构、营养组成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李孟佳,佟立涛,范蓓,刘丽娅,王姗姗,孙若琪,王凤忠,王丽丽.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