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朝巍
作者: 刘朝巍;谢瑞芝;张恩和;刘武仁;李少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宽窄行;深松;根系分布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9 年 17 卷 02 期
页码: 120-1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根钻法研究了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玉米根系干重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宽窄行深松处理根系干重高于宽窄行未深松处理,且在吐丝期和乳熟期达到显著水平。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下肥密互作效应的研究. 罗洋,郑金玉,郑洪兵,赵丽娟,李伟堂,刘武仁,付蕾,吕中新. 2009
[2]浅析玉米宽窄行耕作栽培技术. 谭国波,边少锋,刘武仁,郑金玉,马虹,张丽华,冯艳春. 2002
[3]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李伟堂,冯艳春. 2007
[4]套种玉米宽窄行的光合特性与果穗性状研究. 肖华,刘景德,王文静,任林昌,徐红军. 2002
[5]玉米宽窄行种植的土壤环境变化研究. 刘武仁,边少锋,郑金玉,刘凤成,冯艳春,杨双,张丽华,朱晓丽,何志,李勇,裴攸,曹雨,高德全. 2002
[6]玉米宽窄行深旋免耕精量播种机田间试验及效果. 楚杰,路海东,薛吉全,赵明. 2014
[7]玉米平作宽窄行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 张书萍. 2016
[8]黑龙江省早熟地区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应用研究. 杨耿斌,许东恒,王立春,刘兴焱,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 2013
[9]玉米宽窄行种植产量与效益分析. 刘武仁,冯艳春,郑金玉,刘凤成,朱晓丽,何志,李勇,裴攸,曹雨. 2003
[10]高密度条件下不同宽窄行比例对旱地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曹晋军,刘永忠,李万星,靳鲲鹏,李丹. 2017
[11]种植方式、密度、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王宏庭,王斌,赵萍萍,郭红梅. 2009
[12]不同宽窄行及播种密度对玉米弘大8号产量的影响. 童有才,张会南,左晓龙,刘泽,张玮,阮龙,陈洪俭. 2009
[13]玉米根系的生长及其在土壤中的分布. 朱献玳,陈学留,刘益同,王忠孝,张建华. 1991
[14]不同密度处理下玉米根系干重空间分布动态的研究. 管建慧,郭新宇,刘洋,刘克礼,王纪华,郭小东. 2007
[15]磷肥施用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根系分布的影响. 杨云马,孙彦铭,贾良良,贾树龙,孟春香. 2018
[16]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保护性耕作的根系和光分布特征研究. 刘朝巍,张恩和,谢瑞芝,刘武仁,李少昆. 2012
[17]玉米不同品种根系分布和干物质. 梁文科,阎素红,王俊娟,杨兆生,张文生. 2003
[18]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的作物根系生长及水分吸收. 高阳,段爱旺,刘战东,王和洲,陈金平,刘安能. 2009
[19]玉米不同品种根系分布和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研究. 梁文科,阎素红,王俊娟,杨兆生,张文生. 2003
[20]不同密度条件玉米根系性状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研究. 赵江,张怡明,牛兴奎,刘鑫,李少昆.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对西南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宋利;刘广周;张华;卢庭启;卿春燕;杨云山;郭晓霞;胡单;李少昆;侯鹏
关键词: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夏玉米;产量;细菌群落
-
灌溉方式对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作者:姚森崇;张国强;侯鹏;明博;王克如;谢瑞芝;李少昆;薛军
关键词:玉米;灌溉方式;密度;茎秆抗折断力
-
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水分特征及物理性质的影响
作者:郑洪兵;罗洋;隋鹏祥;李瑞平;王浩;任英;袁野;周思琪;田圣陶;刘武仁;郑金玉
关键词:秸秆还田;黑土;水分特征;土壤结构;三相比R值
-
东北高产春玉米氮营养指标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
作者:辛江风;明博;薛贝贝;杨宏业;郭慧荣;冯大云;谢瑞芝;王克如;侯鹏;李少昆;禄兴丽
关键词:春玉米;多光谱遥感;随机森林;氮营养指标
-
典型黑土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李瑞平;谢瑞芝;罗洋;隋鹏祥;郑洪兵;明博;王浩;刘武仁;郑金玉;李少昆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土壤理化性质
-
长期宽窄行交替种植条带深松对农田黑土理化特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周思琪;罗洋;隋鹏祥;王浩;任英;郑洪兵;李瑞平;赵宇;袁野;田圣陶;傅民杰;郑金玉;刘武仁
关键词:玉米;保护性耕作;深松;黑土;化学计量比
-
东北冷凉区玉米籽粒脱水模型构建策略研究
作者:吴琦;明博;高尚;杨宏业;张川;初振东;李少昆
关键词:玉米;籽粒脱水;Logistic Powe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