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铬鱼肉质遗传毒理学检测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蔺玉华

作者: 蔺玉华;卢健民;富惠光;李百祥;邱隽;吴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铬;鱼;遗传毒理学;评价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1999 年 12 卷 02 期

页码: 69-73

摘要: 以氯化铬0.5mgCr/kg饵料喂饲鲤二个月,以全鱼为受试物,不同剂量给小鼠一次灌胃,观察2周。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样品为无毒物质。遗传毒理学检测,小鼠骨髓嗜多微核试验为阴性;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末见染色体损伤;小鼠伤寒沙门氏菌/微粒体试验(Ames)在不加与加S9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对Ames试验菌球均呈阴性结果。上述三项检测结果表明:铬对鱼无致突变作用,从遗传毒理学角度认为食用是安全的。

分类号: TS254

  • 相关文献

[1]东北地区鲤、鲫、草鱼肌肉中重金属含量评价. 覃东立,汤施展,白淑艳,郑敏,王海涛,陈中祥,吴松,牟振波. 2014

[2]新克疥药浴绵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及细胞周期动力学. 陈世军,李水清,王琳,阿不力哈生·阿依霍泽. 1992

[3]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遗传毒理学研究. 王春波,万瑞香,綦淑芬,于业军,王玉贞,刘占涛,王跃军,张云波,刘晓萍. 2000

[4]低质量浓度苯酚连续暴露对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影响. 胡庚东,陈家长,尤洋,瞿建宏,范立民,马晓燕,吴伟. 2007

[5]从邵大亨的“鱼化龙”壶看“鱼”的向善之美. 胡伊然,陈娟,周雪,莫雪. 2015

[6]“868”作鱼用饲料添加的研究Ⅰ.鱼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 江枝和,朱丹,杨佩玉. 1996

[7]贵州百花湖鱼体汞污染现状. 闫海鱼,冯新斌,刘霆,商立海,李仲根,李广辉. 2008

[8]菜-鱼立体共生模式对池塘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关梅,朱玲,周路,蒋晓红,申晓东,韩碧泽. 2012

[9]稻田人工生物圈的调控技术研究. 林忠华. 1997

[10]群体感应对鱼类腐败的影响研究. 顾清清,王彦波. 2012

[11]鱼用麻醉剂安全性研究进展. 吕海燕,王群,刘欢,李晋成,吴立冬,宋怿. 2013

[12]杀螟硫磷在稻-鱼-萍生态系中的行为(英文). 孙锦荷,李兴明,陈德富,陈子元. 1993

[13]以生物胺变化评价冷藏罗非鱼片腐败进程. 刘寿春,钟赛意,马长伟,李平兰,杨信廷. 2012

[14]鱼类免疫球蛋白的研究进展. 张立颖,赵萌. 2009

[15]海洋鱼虾中功能因子的研究现状. 励建荣,叶丽芳. 2006

[16]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鱼道过鱼效果. 王珂,刘绍平,段辛斌,孙铭帅,叶超,陈大庆. 2013

[17]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鱼和虾中多类禁、限用兽药残留. 陈兴连,林涛,刘兴勇,梅文泉,王丽,耿慧春,程龙,汪禄祥. 2020

[18]漂洗和斩拌对海鲈鱼肌球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 林婉玲,刘芳芳,李来好,吴燕燕,杨少玲,黄卉,杨贤庆,林织. 2020

[19]养殖鱼类对水质胁迫的生理响应特征研究进展. 王国强,李笑天,费凡,黄滨,刘宝良. 2019

[20]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鱼和虾中抗生素及三苯甲烷类兽药残留. 陈兴连,林涛,刘兴勇,梅文泉,杨东顺,李彦刚,李茂萱,汪禄祥.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