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嘧菌酯·丙环唑悬乳剂对春玉米大斑病防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广祥

作者: 王广祥;王义生;王喜军;陈立军;陈佳星;王开旭;逯忠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嘧菌酯;丙环唑;玉米大斑病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13 年 10 期

页码: 759-760,7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药剂18.7%嘧菌酯·丙环唑SE对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探索最佳使用剂量、施药时间和使用方法;评价其对供试作物的安全性。[方法]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采用茎叶喷雾、定期调查的方法。[结果]18.7%嘧菌酯·丙环唑SE在使用剂量75.0~210.0 g a.i./hm2时,对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达90%以上。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等有促进作用,但与空白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18.7%嘧菌酯·丙环唑SE在玉米7叶期喷施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亦可。使用剂量为18.7%嘧菌酯·丙环唑SE 150 g a.i./hm2。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几种药剂防治玉米大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沙洪珍,迟畅,何智勇,马巍,沙洪林. 2017

[2]3种农药对莲藕叶斑病防治效果和残留试验研究. 钱忠海,魏林,王建新,徐炜枫. 2015

[3]丙环唑和嘧菌酯在玉米田中的残留及消解行为. 刘烨潼,王俊平,郭永泽,陈秋生,张强,殷萍. 2015

[4]丙环唑·嘧菌酯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李辉,刘磊,张玉婷,邵辉,李娜,李晶,宋淑荣,郭永泽. 2014

[5]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马骏,朱迎春,王延波,姜敏,刘欣芳,李明,张庆芳. 2014

[6]基于SALF-seq的玉米抗大斑病基因QTL分析. 马骏,刘欣芳,齐欣,弓雪,李明,姜敏. 2018

[7]极早熟玉米杂交种抗大斑病鉴定与评价. 张崎峰. 2020

[8]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杨俊伟,王建军,邵林生,李彦良,赵变平,贾鑫,罗绮,杨海鹏,王富荣. 2018

[9]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引物的筛选.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杨静民,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9

[10]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产量的影响. 常玉明,张正坤,赵宇,刘宝权,李启云,陈光. 2021

[11]鲜食玉米大斑病经济阈值及品种抗性分级标准.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陈伟,卢学松,杨秀娟. 2021

[12]吉林省玉米大斑病发生防控现状与展望. 张庆贺,孟玲敏,张伟,陈立玲,吴宏斌,高月波,苏前富. 2020

[13]复配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研究. 范文忠,张晓翔,王永志,孙达,吕雪. 2020

[14]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抗大斑病种质资源的筛选. 浦子钢,杨克军,李德新,林志伟,孙冬梅,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迟莉. 2010

[15]不同时期喷施苯醚甲环唑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宫帅,翟广谦,张中东,郭正宇. 2016

[16]18%吡唑醚菌酯FS包衣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张海剑,索相敏. 2016

[17]玉米抗大斑病育种研究现状. 浦子钢. 2010

[18]玉米大斑病感、抗近等基因系SNP基因芯片分析. 马骏,王延波,刘欣芳,李明,弓雪,齐欣,姜敏. 2014

[19]飞机喷药防治玉米大斑病效果初步探索. 张振铎,孟昭金,潘巨文. 2014

[20]玉米大斑病的研究进展. 王慧慧,张文忠,芦明,连培红,申海斌.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