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的过敏原在酱油酿造过程中的降解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牟慧

作者: 牟慧;姜小燕;张彦民;王梦莉;魏芳丽;高美须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酱油;小麦;过敏蛋白;酿造过程;降解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3 年 14 卷 002 期

页码: 59-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 探究低盐固态酱油酿造过程不同阶段小麦过敏原的变化.方法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酿造低盐固态酱油,采集酿造过程中的原料小麦面粉和制曲阶段14、27、36和44 h时的样品,发酵阶段5、10、17、24和30 d,灭菌前和灭菌后12个样品,用实验室制备的小麦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G以及从医院获得的小麦过敏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E对样品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测定不同阶段样品的免疫原性.结果 经制曲、发酵处理和加热灭菌处理后,凝胶电泳图中小麦面粉中的蛋白条带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其中制曲阶段变化程度最大.小麦过敏蛋白中的主要组分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在制曲阶段后期免疫印迹条带逐渐消失,在进入发酵阶段第5 d时已完全检测不到免疫印迹条带.酶联免疫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处理小麦面粉样品相比,制曲、发酵和灭菌等处理过程均会不同程度降低小麦过敏原的抗原性和过敏原性,在进入发酵阶段的第24 d小麦过敏蛋白含量已低于20 mg/kg,致敏性基本被消除.结论 在实验室模拟低盐固态酱油酿造中,小麦过敏蛋白的抗原性和过敏原性在制曲、发酵和灭菌等过程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制曲阶段作用最大,成品酱油中小麦的致敏性基本被消除.

分类号: TS264.21

  • 相关文献

[1]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产β-葡萄糖苷酶酵母菌研究进展. 汤晓宏,胡文效,蒋锡龙,刘静,魏彦锋,慕茜. 2020

[2]浓香型酒人工窖泥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研究. 任道群,唐玉明,易彬,姚万春,刘茂柯,刘向阳. 2012

[3]氟唑磺隆与炔草酯在小麦及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毛江胜,陈子雷,郭长英,李慧冬,方丽萍,张文君,丁蕊艳. 2020

[4]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小麦及其制品中降解与代谢研究进展. 于利莉,王步军. 2018

[5]联苯菊酯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行为研究. 杜红霞,张树秋,陈子雷,李慧冬,方丽萍,张文君. 2016

[6]大豆28K过敏蛋白(GlymBd28K)过敏机理的研究. 王莉,邱丽娟. 2008

[7]利用大豆核心种质随机抽样发掘28K和30K过敏蛋白缺失优异种质. 张跃强,关荣霞,刘章雄,常汝镇,姚源松,邱丽娟. 2005

[8]微生物蛋白农药研究进展. 邱德文. 2004

[9]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GlymBd28K过敏蛋白生理降解. 吴永美,关荣霞,李润植,邱丽娟. 2005

[10]四道口海白虾过敏蛋白纯化方法的研究. 张春红,董晓颖,高美须,潘家荣. 2010

[11]植物蛋白激发子研究进展. 孙柏欣,邱德文,纪明山,刘峥. 2005

[12]大豆过敏蛋白特性及其遗传改良. 方旭前,邱丽娟. 2005

[13]湖北省酱油产品生产状况和质量分析. 陶宁丽. 2000

[14]多菌种制曲与发酵在酿造酱油中的应用现状. 张海珍,蒋予箭,陈敏. 2008

[15]营养保健型黑粒小麦酱油的研制. 杨纪红,李文德,褚西宁,孙善澄. 2001

[16]市售酱油理化特性分析和模式识别研究. 于寒松,李松,王玉华,朴春红,刘俊梅,任大勇,代伟长,胡耀辉. 2015

[17]米曲霉高产蛋白酶菌株的选育及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研究. 傅力,章运,涂振东,叶凯. 2009

[18]酱油多菌种混合阶梯风味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杨钦阶,黄修杰,熊瑞权,黄丽芸,刘志伟. 2011

[19]酱油增香发酵用耐盐酵母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菌种鉴定. 陈彬,鲁绯,王夫杰,刘欢,程永强,殷丽君. 2010

[20]外源添加酵母对黑豆酱油品质的影响. 钟小廷,吕杰,易谦武,刘迎涛,李可.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