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西辽河稻区主要害虫发生情况调查及种群动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强

作者: 张强;张云月;朱晓敏;孙嵬;高悦;赫思聪;田志来;高月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害虫;种群分类;种群动态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54-57,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吉林省西辽河稻区主要害虫种类、种群发生规律及为害情况,为西辽河稻区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14~2016年间通过性诱剂、粘虫板及盘拍法对吉林省西辽河稻区水稻主要害虫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内,害虫的种类及为害部位各有不同,在插秧期至分蘖期,主要有稻潜叶蝇(Hydrellia griseola)、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稻负泥虫(Oulema oryzae)等害虫为害水稻叶片;在分蘖期至孕穗期,主要有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黏虫(Mythimna separate)、稻飞虱等害虫为害水稻茎秆及叶片;在孕穗期至收获期,主要有稻飞虱、黏虫、尺蠖(Geometridae)等害虫为害水稻叶片及茎秆。所调查的害虫中稻潜叶蝇在田间呈随机分布;水稻二化螟成虫有两个发生盛期,表明水稻二化螟可以在该地区完成两个世代的发育;稻飞虱分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两种,以灰飞虱为优势种,两种飞虱种群的成虫和幼虫虫龄结构相似,并且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分类号: S435.112

  • 相关文献

[1]不同温度下浸水对褐飞虱生存,繁殖及其寄生的影响. 吕仲贤,俞晓平. 2000

[2]南海南部鸢乌贼中型群与微型群形态学差异及其判别分析. 朱凯,王雪辉,张鹏,杜飞雁,邱永松. 2016

[3]包虫清对水稻前期害虫的控制效果及安全性. 束兆林,缪康,吉沐祥,费子华,陈源,方继朝,郭慧芳. 2005

[4]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诱杀时间与诱杀效果研究. 成燕清,孙树青,陈晓华. 2013

[5]水稻害虫管理专家系统(ESRICE)的设计与实现. 胡全胜,张孝羲. 1993

[6]二化螟36 d标准化饲养技术与管理体系. 罗智心,姚静,张茹,王利华,罗光华,方继朝. 2021

[7]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水稻害虫治理成就与展望. 徐红星,杨亚军,郑许松,田俊策,鲁艳辉,程家安,吕仲贤. 2019

[8]单季晚稻区应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水稻主要害虫的实践. 郑许松,刘桂良,陈宇博,田俊策,吕仲贤. 2017

[9]肥水管理对稻田主要害虫种群及产量的影响. 胡建章,陆秋华,杨金生,杨丽萍,高念英. 1986

[10]水稻害虫: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有志,方继朝. 2024

[11]DM-15电子灭蛾灯对水稻害虫的诱杀作用. 张舒,熊桂云,杨立军,刘冬碧,鲍意,陈其志. 2010

[12]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水稻重要害虫的防治效果. 张舒,张求东,罗汉钢,李国敬,田龙,淡昭菊. 2018

[13]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及抗药性分析. 张存政,黄丰. 2002

[14]基于WebGIS的水稻害虫自动预警系统. 张谷丰,易红娟,朱先敏,朱凤,张志春. 2014

[15]三唑磷毒杀水稻主要害虫的作用特点及应用技术. 方继朝,郭慧芳,王林贵,何桂忠,沈维冰,刘成社. 2000

[16]华北稻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在农药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郭玉杰,王念英,蒋金炜,孙毅. 1995

[17]褐飞属两种生物型体内能源物质及有关酶类的比较. 肖英方,张存政. 2001

[18]减少稻田用药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一). 胡国文,郭玉杰,李绍石,吴进才. 1996

[19]氟虫腈对水稻害虫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郭慧芳,方继朝,束兆林,夏华兴,王林贵. 2001

[20]5种微生物杀虫剂对3种水稻主要害虫的室内毒力比较及致死表型观察. 魏琪,朱旭晖,何佳春,万品俊,傅强.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