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鱼类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彩娟
作者: 田彩娟;赖晓芳;何玉英;高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海洋鱼类;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影响机制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5 期
页码: 19-22,31
摘要: 肠道作为机体最重要的消化和免疫器官,其肠道微生物复杂多样、种类繁多,对宿主的生长和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数量众多的海洋鱼类而言,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综述了国内外海洋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包括海洋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组成、影响因素以及肠道微生物对海洋鱼类的影响机制等,以期为促进海洋鱼类健康、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分类号: S917.1
- 相关文献
[1]海洋鱼类种群划分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小黄鱼上的应用进展. 熊瑛,郑元甲,汤建华,仲霞铭,杨健,崔正贺,吴磊. 2018
[2]南海北部鱼类石油烃含量地理差异原因浅析. 甘居利,贾晓平. 1998
[3]黄、渤海8种鱼类的生态转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唐启升,孙耀,郭学武,张波. 2002
[4]植物根-土界面水分再分配研究方法与影响因素. 杨鑫光,牛得草,傅华. 2008
[5]树干茎流研究综述. 王永忠,韩新生,蔡进军,许浩,万海霞. 2019
[6]土壤优先流路径研究进展. 李洪宇,高阳,刘铁刚. 2015
[7]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 周文婷,黄毅斌,王义祥,钟珍梅,翁伯琦. 2013
[8]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过程研究进展. 李增强,王建红,张贤. 2017
[9]反刍动物体外消化试验研究方法及因素分析. 王勇,雷俊红. 2016
[10]家禽肠道微生物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王姝妹,卢立志. 2017
[11]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东海中北部及黄海南部春季主要鱼类的食性特征. 纪炜炜,姜亚洲,阮雯,陈雪忠,张明亮,李圣法. 2013
[12]根据野外调查资料评估鱼类的日摄食量. 郭学武,张晓凌,万瑞景,姜言伟,唐启升. 2004
[13]海洋鱼类生化组成及能量含量的研究. 张敏,张波,李春雁. 2007
[14]海洋鱼类的转换效率及其影响因子. 郭学武,唐启升. 2004
[15]南海北部近岸海域鱼类体中石油烃与生源烃的气相色谱特征指纹分析. 贾晓平,林钦. 2004
[16]7种海洋鱼类的生物能量学模式. 唐启升,孙耀,张波. 2003
[17]耳石微化学在海洋鱼类洄游类型和种群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熊瑛,刘洪波,汤建华,仲霞铭,刘培廷. 2015
[18]中国浅海经济鱼类重金属的卫生质量状况. 甘居利,贾晓平. 1997
[19]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研究进展. 颜云榕,卢伙胜,金显仕. 2011
[20]海洋鱼类雪卡毒素的研究进展. 赵峰,周德庆,李钰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凡纳滨对虾易位子相关蛋白α亚基(TRAPα)基因解析及其与WSSV抗性的关联
作者:王晶晶;李旭鹏;薛倩;曹宝祥;栾生;罗坤;隋娟;代平;曹家旺;谭建;陈宝龙;傅强;孔杰;高焕;孟宪红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TRAP;表达水平;SNP;DNA甲基化
-
中国对虾PcABCG5基因在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李亚伦;何玉英;王琼;管晨惠;周玉洁;李朝霞
关键词:中国对虾;PcABCG5;盐碱胁迫;dsRNA
-
基于两种对虾参考基因组的中国明对虾性别分化区域初步探查
作者:王琼;李健;何玉英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性别分化;基因组;重测序;转录组
-
饥饿对日本囊对虾免疫及ATP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赵思哲;李婉莹;李永闯;于淼淼;赖晓芳;王攀攀;于飞;阎斌伦;吴君;何孝锋;高焕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饥饿胁迫;不同组织;免疫相关酶;ATP酶
-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指标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分析
作者:宫晗;陈萍;秦桢;刘洋;高焕;李吉涛;李健;朱建新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物净化;水质指标;微生物菌群
-
维生素E对脊尾白虾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李婉莹;于淼淼;彭豫鹏;牟华;高焕;阎斌伦
关键词:维生素E;脊尾白虾;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人工配合饲料
-
利用环境DNA技术探测南海西沙鲸类物种多样性
作者:麦俊晓;张帅;郑若丹;王腾;赖晓芳;蒋佩文;王文欣;陈作志;李敏
关键词:环境DNA;通用引物;鲸类;物种多样性;西沙;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