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世代品系再选择方法的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成松

作者: 朱成松;陈新;顾和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再选择;遗传进度;多元正态分布;综合遗传变异度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23-1227/S

年卷期: 2000 年 19 卷 02 期

页码: 140-1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两个大豆高世代品系进行再选择。研究了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 ,探讨了性状再选择的可能性。分析了两个品系中 8个性状和 3个产量性状的综合遗传变异度。在一定选择压下同时进行多性状选择的遗传进展进行估计 ,应用多元正态分布函数的近似计算 ,估计了多性状综合选择时所需基础群体的规模。为作物育种中多性状遗传进度研究及群体规模估计提出了新的设想。结果表明 ,南农 88-4 8在 60 0 -1 0 0 0株供选群体中 ,保持每荚粒数水平不变下 ,可使每株荚数和百粒重获得2 .5% -5%左右的相对遗传进度 ;苏豆 89-2在 1 2 0 0 -2 50 0左右的供选群体下 ,在保持产量的同时 ,可使成熟期、病斑率、虫蚀率获得 2 .5% -5%、2 .5% -5%、7.5%-1 5%的相对遗传进度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商世代品系再选择方法的探讨. 朱成松,陈新. 2000

[2]黑龙江省大豆化学品质生态地理分布:II.育成品种化学品质的遗传改…. 徐永华,何志鸿. 1997

[3]晒烟产量与主要生育性状的相关与选择. 傅迎军. 2000

[4]玉米果穗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遗传分析. 任海祥,赵颖. 1990

[5]新疆粳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的探讨. 林志清,巢元金,曹希之. 1993

[6]北方春大豆审定品种的遗传进度分析. 邱强,赵婧,张伟,曹丹,闫晓艳. 2016

[7]232份花生种质资源荚果和籽仁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严鑫,姚四龙,卢选康,陶宇,刘娜,唐康,罗梓楠,曾宁波,李林,刘登望. 2024

[8]辐照玉米产量配合力不同世代测验的探讨. 周柱华,邢燕菊,单成钢,许方佐,胡世昌. 1998

[9]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变异、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研究. Mekala Srikanth,Bharad S G,Thulasiram L B,Potdukhe N R,张桂兰. 2018

[10]亚麻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王玉富,颜忠峰,路颖,乔广君,王殿奎,吴广文,范娟,刘恩贵,王彦华. 1991

[11]高粱抗旱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选择效果. 侯荷亭,李宝德,赵根弟. 1990

[12]莜麦主要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崔林,范银燕. 1985

[13]甘蓝型油菜生育期遗传分析 Ⅰ.显性度、遗传力、遗传进度的研究. 饶勇,何采平,孙保林. 1992

[14]栽培大豆(G.max)×半野生大豆(G.gracilis)后代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的初步分析. 杨光宇,郑惠玉,韩春凤. 1992

[15]小麦品种及突变体杂种F_2代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研究. 侯广云,王文美,井立玲,李新华,刘树玉. 1994

[16]126份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建华,倪皖莉,管叔琪,于欢欢,肖美华. 2014

[17]氮和钾肥对大豆的增产效果. 李洪喜,焦占力,王忠. 2008

[18]赤豆三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魏云山,王会才,张洪涛. 2012

[19]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20]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情况的研究. 闵庚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