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体栽培大麦与四倍体野生大麦杂交的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广金

作者: 王广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栽培大麦;野生大麦;杂交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23-1204/S

年卷期: 2000 年 03 期

页码: 1-3

摘要: 二倍体栽培大麦与四倍体野生大麦杂交产生的杂种除三倍体外还有非整倍体 ,后代分离出栽培大麦类型、野生大麦类型和中间型。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 ,除具有双亲谱带外 ,还有新的谱带产生 ,这可能与非整倍体的存在有关。辐照杂种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为 5Gy左右。

分类号: S512.303.51

  • 相关文献

[1]野生大麦与栽培大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比较. 佘奎军,王士强,胡银岗,宋卫宁. 2009

[2]不同生境下以色列野生大麦群体与栽培大麦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高永钢,杜向红,金广慧,程睿,佘奎军,聂小军,解松峰,吉万全,宋卫宁. 2010

[3]栽培与野生大麦籽粒性状比较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晓东,赵斌,季昌好,李金宝,朱斌. 2016

[4]约旦野生大麦种质资源形态与产量性状分析. 方桂英,杜向红,张保军,程睿,李康,岳华,王长发,吕树作,宋卫宁. 2010

[5]中东大麦群体农艺性状多样性与生态地理因素的关联分析. 牛善策,石文清,刘培勋,邓平川,张月荣,李变丽,吕树作,聂小军,王乐,宋卫宁. 2012

[6]青海野生大麦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陈丽华,李高原. 2001

[7]西藏野生大麦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杨金华,洛桑更堆,童殿荣. 2000

[8]昌都野生半野生大麦资源的收集与表型评价. 吴郁,李媛蓉,刘琳,红英,李元会,曾秀丽,尼玛扎西. 2021

[9]西藏野生大麦赖氨酸含量的研究. 杨金华,洛桑更堆,童殿荣. 2000

[10]中国野生六棱大麦(H.agriocrithon berg)分类和分布的研究. 马得泉. 1997

[11]西藏近缘野生大麦资源遗传多样性原生境保存技术. 禹代林,边巴,张竞. 2007

[12]野生大麦种质在大麦育种中的利用研究. 牛小霞,吕建敏,郭天云. 2012

[13]日喀则和阿里地区栽培大麦分类研究. 马得泉,李雁勤,干志峰. 1996

[14]西藏林芝地区栽培大麦分类研究. 马得泉,李雁勤,洛桑更堆,欧珠. 1996

[15]大麦钩芒突变体的遗传解析. 安朝丹,高广奇,杨平,程小毛,蒋枞璁. 2023

[16]小麦与大麦正反交杂种幼胚离体培养效果研究. 朱晋云,许玉娟,亢秀丽,杨丽萍,李楠. 2009

[17]不同类型栽培大麦的辐射敏感性. 王彩莲,慎玫,徐刚,赵孔南. 1990

[18]中国栽培大麦变种及其分布特点. 孙立军. 1988

[19]γ辐射对大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慎玫,王彩莲,徐刚,赵孔南,陈秋方. 1993

[20]西藏栽培大麦的分类研究. 马得泉,戴先凯,洛桑更堆,干志峰.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