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玉米自交系改良黑龙江省杂交种的潜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业辉

作者: 韩业辉;张大鹏;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蒲子刚;王俊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遗传潜势;改良效应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2 年 08 期

页码: 12-17

摘要: 为准确把握及评价引入加拿大同纬度外源自交系对黑龙江省自交系的改良效应,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宏观指导,应用Dudley方法对8个外引加拿大自交系的引入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综合表现方面认为C06为最优,C05次之。若将C06应用到改良单交种的育种程序中有可能在各个性状上取得较好的效果。C05的最高改良值多集中于植株性状上,应用其改良单交种的植株性状可能取得进展。自交系C01、C02、C03综合表现一般,但C03表现为在改良每穗行数性状上优于其它自交系。C07和C08虽然在其它性状上表现弱于其它自交系,但用于改良单交种的早熟性有望取得较好的效果。自交系C04在引入群体中综合表现最低,且未表现出在所调查性状中有突出的改良优势,可以将其淘汰。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2017

[2]不同供体对玉米自交系QR273的改良效应. 郭向阳,陈泽辉,胡兴,兰琴英,祝云芳. 2016

[3]利用配合力和SSR标记对玉米Tuxpeno种质遗传潜势的研究.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胡兴,陈建军,刘鹏飞. 2016

[4]贵州地方玉米种质群体在改良中的遗传潜势分析. 王天宇,郭向阳,祝云芳,吴迅,王安贵,刘鹏飞,曹绍书,陈泽辉. 2021

[5]优质、抗逆甜玉米群体配合力及遗传潜势分析. 李高科,胡建广,刘建华,祁喜涛. 2008

[6]赤泥施用量在铅锌矿区土壤-水稻系统中的改良效应. 范美蓉,廖育林,罗琳,汤海涛,陈煦. 2013

[7]暗管排盐对吉尔吉斯坦楚河盆地盐碱地的改良效应. 蒲胜海,卡拉巴耶夫·努尔金,王新勇,马雪琴. 2014

[8]磷肥配施生物质改良剂对盐渍土改良与玉米增产的效应. 王雨,刘传洲,陈金林,刘广明,王秀萍,姚荣江. 2023

[9]天然沸石和石灰混用对酸性黄红壤改良及增产效应的研究. 朱宏斌,王文军,武际,叶舒娅,郭熙盛,M.Dumic,D.Stevanovic. 2004

[10]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1]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2006

[12]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13]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李波,许晶,刘虹,李素玲. 2014

[14]导入热带种质充成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京404. 孙伯陶. 1997

[15]应用同工酶鉴定玉自交系,杂交种纯度技术的研究. 赵久然,李举怀. 1996

[16]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李向龙,张力全,张晓东. 2010

[17]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18]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陈泽辉. 2007

[19]优良玉米自交系QB48的选育及应用. 祝云芳,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 2014

[20]配子选择法对玉米自交系QB506的遗传改良效果. 陈建军,陈泽辉,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兰琴英,王安康,刘鹏飞.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