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与其对不同昆虫侵染差异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伟平

作者: 曹伟平;宋健;甄伟;王金耀;冯书亮;杜立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表皮侵染;扫描电镜;小菜蛾;棉铃虫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503-5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球孢白僵菌对不同目标昆虫的侵染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应用4株不同寄主来源的球孢白僵菌对2龄小菜蛾和棉铃虫幼虫进行毒力测定,扫描电镜观察分生孢子在试虫体表的萌发及侵染过程,同时测定了4菌株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和孢外酶水平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HFW-05的生长速率及酶活性均高于其余3菌株;菌株HFW-05对小菜蛾致病力较高,处理6 d后校正死亡率为87.1%,其余3株为30%左右;4菌株对棉铃虫6 d后校正死亡率均低于20%。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株HFW-05附着在小菜蛾表皮12 h后,孢子萌发后直接或产生较短芽管穿透表皮,36 h后,未穿透小菜蛾表皮的菌丝体断裂为芽生孢子;其余处理分生孢子在试虫表皮均能萌发,但芽管多呈蔓延生长直至断裂为芽生孢子,未能有效穿透寄主表皮,且孢子生长周期均长于菌株HFW-05。单纯依据孢子萌发率、产孢量或酶活评价筛选高毒力菌株是不够的。

分类号: S476.12

  • 相关文献

[1]球孢白僵菌在红火蚁体表侵染的扫描电镜观察. 王龙江,吕利华,何余容,谢梅琼. 2010

[2]球孢白僵菌不同感染方式侵染棉铃虫幼虫的毒性比较及组织病理变化. 曹伟平,王刚,甄伟,王容燕,杜立新,宋健,王金耀,冯书亮. 2011

[3]球孢白僵菌与低剂量化学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协同增效作用. 曹伟平,宋健,冯书亮,杜立新. 2018

[4]对张北小菜蛾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李瑞军,陆秀君,张永军,董建臻. 2009

[5]球孢白僵菌对四种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兼控潜力评价. 邝灼彬,吕利华,冯夏,陈焕瑜,武亚敬,何余容. 2005

[6]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与其对小菜蛾致病力相关性分析. 雷妍圆,吕利华,何余容,陈冬虹. 2010

[7]不同接种方式下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的致病力. 雷妍圆,吕利华,何余容. 2010

[8]三株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室内毒力测定. 王砚妮,李敏,段先莉,龙同,李文静,赵锦芳. 2023

[9]常用化学农药对球孢白僵菌HFW-05菌株的影响及其混用对小菜蛾的联合毒力. 曹伟平,宋健,陆晴,魏利民,冯书亮,杜立新. 2012

[10]化学药剂与球孢白僵菌的混配对小菜蛾的联合毒力. 陈翰秋. 2018

[11]小菜蛾白僵菌菌株的大量培养条件. 农向群,金正俊,邓春生. 2000

[12]绿僵菌侵染小菜蛾体表过程的显微观察. 雷仲仁,张青文,问锦曾. 2005

[13]棉铃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郭予元,吴孔明. 2002

[14]20%抑食肼WP防治棉铃虫,小菜蛾,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王智. 2000

[15]BtMP-342菌剂对棉龄虫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杨自文,谢天健,钟连胜,王开梅,镇达,黄民松,刘学堂,邵旭东,赵如山,乔建中,李国增,苏平顺,刘海英,聂志英,李洪儒. 2000

[16]10种中草药对4种主要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朱九生,乔雄梧,王静,秦曙. 2004

[17]利用绿僵菌防治鳞翅目害虫研究. 赵俊生,郭素萍,武慧贞,曲济兴,田红萍. 2000

[18]0.25%佳维素EC对小菜蛾等五种害虫的药效试验. 陈青. 2002

[19]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鉴定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产孢相关的基因. 谭玉梅,王海,刘永翔,刘作易. 2013

[20]水稻稻曲病菌单孢分离技术及分生孢子培养条件优化. 何海永,陈小均,杨学辉,吴石平,王莉爽,Sopone Wongkaew,袁洁.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