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有机质、不同形态氮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学彤
作者: 刘学彤;郑春莲;曹薇;党红凯;曹彩云;李晓爽;李科江;马俊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施肥;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全氮;作物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130-1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河北省低平原区土壤有机质、不同氮形态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该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秸秆全量还田下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过36个小麦玉米轮作周期的不同施肥处理后,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施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且随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化肥施用量≤N 360kg/hm2+P2O5 240kg/hm2时,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化肥施用量为N 540kg/hm2+P2O5 360kg/hm2时,增加速度减缓。与CK相比,长期施肥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含量,而对土壤铵态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单施化肥时,表层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秸秆还田下,N360+P240+S9000处理表层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含量最高。施肥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单施化肥处理,小麦、玉米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产量在化肥施用量≤N 360kg/hm2+P2O5 240kg/hm2时较单独施用化肥的处理增产。由以上结果可知,长期施肥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适宜的氮肥施用量配合秸秆还田可固持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过量氮肥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累积。长期单施化肥或化肥配合秸秆还田均可提高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含量,对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长期施肥可提高作物产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施用量为N 360kg/hm2+P2O5 240kg/hm2时,增产效果较好。
分类号: S158.3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同施肥对北方旱地轮作土壤有机质和作物产量影响的抽样调查. 黄婷,荀卫兵,张瑞福. 2017
[2]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及褐潮土有机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宋永林,唐华俊,李小平. 2007
[3]长期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淋失风险的影响. 盖霞普,刘宏斌,翟丽梅,杨波,任天志,王洪媛,武淑霞,雷秋良. 2018
[4]山西临汾盆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建杰,张强,杨治平,陈明昌,李勇,陈德利. 2010
[5]基于微分变换定量反演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 高颖,王延仓,顾晓鹤,周新武,马样,宣孝义. 2020
[6]紫云英翻压对稻田土壤肥力和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王慧,唐杉,王允青,武际,韩上,李敏,刘英,程文龙,曹卫东. 2019
[7]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土壤健康研究与展望. 徐明岗,段英华,白珊珊,张文菊,孙楠. 2024
[8]太湖地区黄泥土氮肥对水稻产量、叶片碳氮同化及不同土层氮的影响. 郭汝礼,沈明星,卢萍,殷士学,杨林章. 2006
[9]长期施肥下潮土全氮、碱解氮含量与氮素投入水平关系. 张水清,林杉,郭斗斗,宋晓,张珂珂,黄绍敏. 2017
[10]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演变特征. 王小利,周志刚,郭振,段建军,张雅蓉,李渝,蒋太明. 2017
[11]长期不同施肥对潮土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魏猛,唐忠厚,张爱君,赵鹏,尚晓阳,冯腾腾. 2020
[12]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氮素的演变特征. 王娟,吕家珑,徐明岗,段英华,王伯仁,黄晶. 2010
[13]黑土有机碳、氮及其活性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骆坤,胡荣桂,张文菊,周宝库,徐明岗,张敬业,夏平平. 2013
[14]长期施肥对黄棕壤性水稻土有机质及全氮的影响. 乔艳,李双来,胡诚,刘国际,苏章锋,万炎生. 2007
[15]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体中碳氮特征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李浩,陈金,王洪亮,柳开楼,韩天富,都江雪,申哲,刘立生,黄晶,张会民. 2023
[16]长期施肥对红壤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与储量的影响. 郑圣先,廖育林,鲁艳红,谢坚,聂军. 2009
[17]鄱阳湖流域长期施肥下双季稻田的土壤基础地力. 柳开楼,韩天富,黄庆海,余喜初,李大明,马常宝,薛彦东,张会民. 2019
[18]长期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的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 王传杰,王齐齐,徐虎,高洪军,朱平,徐明岗,张文菊. 2018
[19]长期施肥对赤红壤旱地有机质含量影响及其灰色预测研究. 李娟,张立成,章明清,张辉,张永春. 2023
[20]长期不同施肥下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变化特征. 黄晶,高菊生,张杨珠,秦道珠,徐明岗.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灌水和施硅对冬小麦叶片显微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孙金阳;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张俊鹏;党红凯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制度;硅肥;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产量
-
晚冬早春阶段性增温调控华北平原北部小麦源库性能的作用
作者:郭玉龙;赵景山;王正;高震;杜雄;党红凯
关键词:冬小麦;增温;旗叶;源库
-
一年一作玉米产量性状和籽粒灌浆特性对播期的响应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作者:曹彩云;党红凯;李佳;刘学彤;马俊永;李科江;郑春莲
关键词:低平原区;玉米单作;一年一作;高产高效;产量性状;灌浆特征;播期;气象因子
-
咸水沟灌对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毕言鹏;郑春莲;党红凯;曹彩云;李科江;马俊永;王赫;张俊鹏
关键词:咸水;沟灌;土壤盐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
灌溉制度和品种对冬小麦产量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付佳祥;党红凯;李晓爽;柴春岭;高惠嫣;王晓玲;刘宏权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制度;品种;穗部性状;生物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施用有机肥对咸水灌溉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作者:王艺乔;郑春莲;李科江;党红凯;曹彩云;马俊永;吴雨晴;张俊鹏
关键词:咸水;有机肥;土壤盐分;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
-
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作者:刘学彤;黄少辉;邢素丽;杨云马;贾良良;王洪信;王桂锋;杨军方
关键词:有机肥氮;化肥氮;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替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