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杀虫剂的室内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兰

作者: 罗兰;于毅;袁忠林;徐艺伟;李丽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螟;人工饲料混药法;浸渍法;杀虫剂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3 年 31 期

页码: 84-85+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筛选对玉米螟幼虫和卵具有较好毒杀作用的药剂,为玉米螟的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工饲料混药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10种杀虫剂对玉米螟幼虫和卵的毒杀作用。[结果]印楝素、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螟幼虫具有较高毒力,对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000 6、0.025 0和0.038 7 mg/L;印楝素浓度为10.0 mg/L时,卵的孵化率为17.80%。[结论]印楝素、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可作为玉米螟的防治药剂。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常用杀虫剂对龟纹瓢虫的毒力及其保护酶的影响. 张孝鹏,刘锦,王凡,王淑会,李东超,陈鹏,刘永杰. 2019

[2]球孢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毒力生测方法比较研究. 关兵兵,张军,徐文静,李启云. 2014

[3]抗动物微小牛蜱药物的筛选及其新复方制剂的研制. 孙红武,罗建勋,关贵全,高金亮,党志胜,马米玲,刘志杰,刘爱红,任巧云,欧阳五庆,殷宏. 2004

[4]溴氰菊酯·吡虫啉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联合作用. 胡本进,李昌春,石立,周子燕,张莹莹,段劲生. 2009

[5]用不同白僵菌中国分离株对青海血蜱饱血雌蜱进行生物防控. 任巧云,孙明,关贵全,李有全,刘志杰,刘爱红,马米玲,牛庆丽,刘军龙,殷宏,罗建勋. 2011

[6]凹唇壁蜂寄生螨安全防治药剂的筛选. 周仙红,宋美佳,曹衍斌,张安盛,李丽莉,门兴元,张思聪,庄乾营,翟一凡,于毅. 2017

[7]苏云金杆菌UV-17新细菌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第2报 苏云金杆菌UV-17制剂与Bt乳剂防治玉米螟药效比较试验. 任守让,相连英,朱平,任怡. 1993

[8]性诱剂诱捕器对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陈磊,赵秀梅,刘洋,武琳琳,李青超. 2013

[9]北方一代区玉米螟综合防治研究. 黄春艳,顾成玉,朱传楹,张增敏,张匀华,郭梅. 1999

[10]东华北春玉米区玉米品种对主要病害和玉米螟的抗性评价. 苏前富,韩成伟,王巍巍,李红,宋淑云,张伟,刘影,晋齐鸣. 2009

[11]寒地玉米新品种龙单8号高产栽培技术. 徐伟钧,谭国强,李兰甫. 1991

[12]赤眼蜂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选择. 崔万里. 1997

[13]投射式杀虫灯对玉米螟田间防效的测定. 李敏,赵秀梅,崔佳嵋. 2010

[14]人工饲料饲养条件下柞蚕链球菌对玉米螟的感染效果. 赫英姿,宋策,宿桂梅,刘孝良,吴华. 2007

[15]蛋白质组学方法在玉米螟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张效梅,王创云,孙贵臣. 2008

[16]川东地区玉米螟损失率测定与经济阈值. 徐培桢,何荣蓉,卿久龄,陈昌兰,王克钰,黄仁军. 1993

[17]性诱剂在河北省玉米主要害虫测报上的应用研究. 刘莉,卫雅斌,张小龙,李彦青,张巧丽,刘杰,张晓. 2018

[18]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刘洋,韩业辉,杨莹,高崇. 2019

[19]东北玉米螟一代区微孢子虫、玉米螟和玉米之间相互关系初探. 黄虹,王万成,孟祥伟,王晓强,李凤山. 1991

[20]东北玉米螟?代区微孢子虫、玉米螟和玉米之间相互关系初探. 黄虹,王万成,孟祥伟,王晓强,李凤山.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