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锈病危害损失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玉兰
作者: 唐玉兰;刘泉姣;张柏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危害损失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1990 年 16 卷 01 期
页码: 25-27
摘要: 小麦叶锈病危害造成损失,轻者减产3%,重者减产25-30%,减产程度与发病早晚,病情轻重呈正相关。经回归分析,以开花期病指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减产的主要因素是千粒重降低,其次是穗粒数减少。感病品种比中抗(慢锈型)品种发病重、流行速度快、危害损失重。依据回归方程(?)=1.4791x_1+0.1093x_2+0.0208((?)-产量损失率,x_1-开花期病指数,x_2-乳熟期病指数)预测,感病品种亩产250公斤水平的经济阈限病指:开花期为1.07,乳熟期为14.5,它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三化螟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的研究. 陈惠祥,陈小波,顾国华. 1999
[2]南繁玉米茎腐病发生危害情况调查. 梁再群,黄洪,卢锦钊,冯克珊,陈崇森. 1994
[3]棉铃虫危害对棉花结铃及产量的影响. 文绍贵,杨雨琴,方昌源,胡发清. 1990
[4]草地贪夜蛾对夏玉米的为害及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曾伟,陈庆华,徐翔,谢晋伟,赵其江,陈远军,张龙,何忠勤. 2021
[5]玉米粗缩病危害损失率与防治指标研究. 韩海亮,王桂跃,包斐,王华第. 2012
[6]小麦白粉病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唐玉兰,刘泉姣,张柏松,洪川. 1991
[7]大黄田赖草的生物学特性、危害与防治. 辛存岳,郭青云,许建业,邱学林,魏有海,郭良芝,翁华,程亮,耿贵工. 2008
[8]藏蓟的生物学特性、危害损失与防治. 辛存岳. 2004
[9]稻象甲的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研究. 黄水金,秦厚国,张华满,刘福秀,刘剑青. 2002
[10]122份小麦品种(系)抗叶锈病基因Lr26、Lr34、Lr38分子标记检测. 隋建枢,王化陆,辛智海,王伟,陈天青,何庆才. 2016
[11]小麦MITE扩增体系的建立. 谢欢,杨文香,彭巧慧,赵丽娟,刘力伟,张娜,刘大群. 2014
[12]小麦种质资源抗叶锈性鉴定初步研究. 王剑雄. 1991
[13]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范志业,曹永周,沈海龙,陈莉,侯艳红,徐飞,陈琦,刘迪,李雷雷,李世民,孙炳剑. 2020
[14]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孙海燕,原征,疏燕,张兴,张爱香,陈怀谷. 2021
[15]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9的分子标记及其检测. 刘子记,梁永,朱婕,李根桥,杨作民,孙其信,刘志勇. 2013
[16]粗山羊草Y192中抗叶锈基因LrY192的SSR定位. 胡亚亚,冯丽娜,冀红柳,孙一,张娜. 2011
[17]甘肃36个小麦生产品种抗叶锈病基因分析及成株期抗性评价. 黄瑾,金社林,曹世勤,贾秋珍,骆惠生,张勃,孙振宇,王晓明. 2020
[18]果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田间消长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 高海峰,王锁牢,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高永红,张宏芝,李广阔. 2015
[19]BION诱导小麦幼苗抗叶锈病研究. 刘太国,黄云,程登发,陈万权. 2006
[20]氯化钾对冬小麦生长及叶锈病的影响. 张笃军,王宏庭,原宗英,于志勇,赵萍萍.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建大棚番茄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及效应
作者:郑福丽;李国生;张柏松;李燕;魏建林;谭德水
关键词: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设施番茄;产量与品质;养分效率;土壤肥力
-
盆栽矮牵牛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作者:杨正涛;刘东升;郝亮;马征;董晓霞;郑福丽;别庆福;张柏松;徐兴振
关键词:矮牵牛;氮肥;用量;生长指数;当日存花量
-
不同碳氮源对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的影响
作者:黄春燕;宫志远;刘路明;李瑾;姚强;韩建东;谢红艳;杨鹏;张柏松
关键词:金针菇;液体菌种;碳源;氮源
-
接种比对叶菜类尾菜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付龙云;李彦;赵自超;张柏松;袁长波;井永苹;曲召令;王艳芹
关键词:接种比;叶菜类尾菜;厌氧发酵;沼气;过酸化
-
抗旱制剂浸种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SOD活性和形态指标的影响
作者:王学君;董亮;马征;郑福丽;董晓霞;张柏松
关键词:小麦幼苗;抗旱制剂;浸种;SOD活性;干旱胁迫;形态指标
-
有机-无机肥协同调控小麦-玉米两熟作物产量及土壤培肥效应
作者:郑福丽;刘苹;李国生;张柏松;李燕;魏建林;谭德水
关键词:有机无机协同;秸秆腐熟剂;产量;氮素效率;土壤肥力
-
等氮量替代原则下沼液部分替代化肥技术方案
作者:张昌爱;刘银秀;单胜道;姚利;辛淑荣;张柏松
关键词:沼液;沼液漫灌;沼液替代化肥;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