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周年水分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金鑫

作者: 张金鑫;葛均筑;马玮;丁在松;王新兵;李从锋;周宝元;赵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节水灌溉;节水种植;节水品种;平衡利用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04 期

页码: 879-8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保证周年较高产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促进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20世纪中晚期开始国内学者便从节水灌溉技术创新、灌溉制度优化、替代节水种植制度构建和节水抗旱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以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体系为核心的周年水分高效利用途径的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显著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本文综述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水分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通过耕作或播/收期调控冬小麦-夏玉米周年降水与地下水平衡利用,促进周年水分(灌溉水和降水)高效利用的技术途径,以充分挖掘华北平原水分生产潜力,为该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节水高产栽培及节水种植制度建立提供思路和依据.

分类号: S512.11`S513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及平衡利用研究. 王光宇. 2010

[2]大白菜精量播种简约化节水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吴萍,张凤兰,余阳俊,汪维红,王德欣,宋顺华,徐秀兰,唐晓伟,郭宇,张海军,王宝驹,高燕. 2021

[3]中国旱作节水农业科技进展与未来研发重点. 龚道枝,郝卫平,王庆锁,严昌荣,张燕卿,梅旭荣. 2015

[4]海河低平原限水灌溉节水种植研究. 李晋生,白鲜文. 1995

[5]不同水肥组合对岗南水库周边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中氮素平衡及淋失的影响. 郝桂琴,王凌,张国印,茹淑华,耿暖,孙世友. 2014

[6]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和双季玉米模式产量性能及资源效率特征. 周宝元,马玮,赵明. 2014

[7]麦季牛场肥水灌溉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杜会英,冯洁,郭海刚,王风,赵君怡,张克强. 2015

[8]控释与稳定尿素配施对土壤氮素迁移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肖强,李鸿雁,衣文平,邹国元,魏丹,孙世友,李丽霞. 2020

[9]基于生命周期评估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系统碳足迹核算——以山东省高密地区为例. 朱永昶,李玉娥,姜德锋,邹晓霞. 2017

[10]减氮和施生物炭对华北夏玉米-冬小麦田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英文). 韩雪,范靖尉,白晋华,任寰宇,李迎春,刁田田,郭李萍. 2016

[11]冬小麦-夏玉米适宜氮磷用量和平衡施肥效应. 黄立梅,黄绍文,韩宝文. 2010

[12]减氮和施生物炭对华北夏玉米-冬小麦田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范靖尉,白晋华,任寰宇,韩雪,刁田田,郭李萍. 2016

[13]基于生命周期评估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系统碳足迹核算-以山东省高密地区为例. 朱永昶,李玉娥,姜德锋,邹晓霞. 2017

[14]华北冬小麦-夏玉米系统有机态氮替代的产量及肥料效应. 何翠翠,李贵春,尹昌斌. 2018

[15]减氮和施生物炭对华北夏玉米-冬小麦田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英文). 韩雪,范靖尉,白晋华,任寰宇,李迎春,刁田田,郭李萍. 2016

[16]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赵跃坤. 2013

[17]全国节水灌溉精准施肥学术研讨会在石河子市举行. 李宏立. 2005

[18]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源头减量技术. 薛利红,杨林章,施卫明,王慎强. 2013

[19]玉米节水灌溉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卫志刚,菅志亮,周俊,张晓蒙,边学忠. 2017

[20]基于WebGIS的远程自动化灌溉系统研究. 宋强,郑文刚,申长军,杜小鸿,王元胜,孙刚.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