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矮杆大豆品种的耐密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念析

作者: 刘念析;董志敏;厉志;陈亮;刘浩;衣志刚;王博;刘宝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矮杆;密度;倒伏;产量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6

摘要: 为了明确合理的矮杆密植大豆群体结构,为实现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奠定理论基础。以4个不同基因型矮杆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8个不同的密度梯度,调查分析产量相关性状,筛选最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递增,株高表现为逐渐增加;单株荚数及粒数则表现为逐渐下降;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倒伏率在达到一定密度时出现急剧上升。‘吉密豆1号’、‘吉密豆2号’、‘吉密豆3号’‘、吉密豆4号’的最佳种植密度分别为40万株/hm2、37.5万株/hm~2、40万株/hm~2和56万株/hm~2,产量分别可达4199.2 kg/hm~2、3282.3 kg/hm~2、3410.1 kg/hm~2和3313.4 kg/hm~2。因此,合理的增加种植密度,可进一步挖掘矮杆耐密型大豆的高产潜力。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密度和施氮量对丘陵区机播夏玉米产量及倒伏影响研究. 陈红琳,沈学善,王昌桃,张玉兰,刘定辉. 2012

[2]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及倒伏性的QTL分析. 周蓉,陈海峰,王贤智,张晓娟,单志慧,吴学军,蔡淑平,邱德珍,周新安,吴江生. 2009

[3]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O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4]内蒙古地区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应用分析与评价. 林在隆,魏云山,周学超,丁素荣,刘迎春. 2017

[5]玉米/大豆带田大豆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立明,陈光荣,张国宏,杨如萍,董博,杨桂芳,南琴霞,温健,牛建彪. 2017

[6]中晚熟大豆长农1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喜凤,吴春胜,郝满,李琰,王楠,岳杨. 2010

[7]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玉平,李志刚,李瑞平. 2011

[8]密度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伟燕,李志刚,李瑞平. 2010

[9]套作模式下大豆品种与密度二因素试验分析. 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2010

[10]不同类型播种机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林延慧,王彩洁,张彦威,李伟,刘薇,张礼凤,徐冉. 2019

[11]栽培因子对合农63大豆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姜成,刘婧琦,赵桂范,冯鹏,郭泰,王谦玉,张敬涛. 2012

[12]早熟马铃薯套作不同密度大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郭天文. 2014

[13]播种期和密度对大豆品种齐黄34产量的影响. 张素梅,刘玉芹,徐冉. 2016

[14]播期和密度对高油高产大豆合丰50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王志新. 2009

[15]种植密度对绥农22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付春旭. 2011

[16]不同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石绍河,陈维元,姜成喜,付亚书,姜世波,景玉良,符强. 2012

[17]密度和播期对合农63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申晓慧. 2012

[18]行距和密度对半矮秆大豆‘合农7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盖志佳,赵文军,杜佳兴,刘婧琦,蔡丽君,张伟,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赵桂范,张敬涛,张洪旭. 2017

[19]赣豆5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王瑞珍,程春明,吴问胜,方又平,熊文华,方先兰. 2007

[20]不同密度下主茎亚有限型大豆株型及产量的变化规律. 李灿东,赵建有,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郭美玲,刘忠堂.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