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处理选育之江菌素产生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施跃峰
作者: 施跃峰;桑金隆;竺莉红;吴文娟;姚杭丽;夏湛恩;黄文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离子注入;诱变;链霉菌;之江菌素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2 年 16 卷 04 期
页码: 208-2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之江菌素产生菌玫瑰黄链霉菌杭州亚种 93 -1 5-3 2菌株为出发菌 ,研究离子注入微生物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 ,各剂量N+离子注入之江菌素产生菌的总变异率达 42 4%~ 73 0 % ,其中正变异率为 5 8%~ 3 8 2 %。通过 9批诱变实验 ,筛选到 1株高产菌株 97 49,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 4倍多。通过 5代传代 ,产素性能能稳定遗传 ,并通过了 40 0L发酵罐中试 ,表明离子注入处理是一种有潜力的微生物诱变育种新方法。
分类号: S859.797
- 相关文献
[1]武夷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张克诚,石义萍,谭万忠. 2007
[2]离子注入甜菜种子获得早熟、高产、高糖亲本材料的研究进展. 曾宪贤,武宝山,王燕飞. 2003
[3]离子注入诱变植物乳杆菌选育CLA高产突变株的研究. 李淑荣,孟宪军,张涛,赵宏伟,吕加平,赵芸,高艳红,李庆鹏. 2009
[4]离子注入诱变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向太和. 1994
[5]离子束用于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宋云,张怀渝,畅志坚. 2004
[6]烤烟新品系L6-2选育研究. 殷凤生,林国平,孙学永,阮龙. 2002
[7]链霉菌诱变育种方法综述. 陈立梅,汪旭,李启云,杨石嶂,杨信东. 2006
[8]链霉菌BM10菌株的诱变选育. 彭燕,李戈,陈秀贤,商瑞,曾会才. 2007
[9]之江菌素对沙门氏菌和小鼠的致突变研究. 竺利红,梁建根,吴吉安,施跃峰,诸德明,朱模忠. 2008
[10]之江菌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毒性. 竺利红,吴吉安,李孝辉,顾效良,施跃峰,诸德明,朱模忠. 2005
[11]离子注入在生物改良上的应用. 吴跃进,余增亮,吴家道,霍裕平,邱励俭. 1996
[12]氮离子束注入谷子种子后代基因组的RAPD分析. 任祎,牛西午,王世研,韩美清. 2006
[13]氮离子束对小麦种子不同部位作用的突变效应(英文). 卫增泉,颉红梅,张金莲,李强,高清祥. 2003
[14]利用离子注入技术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 郭伟群,罗莉斯,李能威,张晓琳. 2012
[15]氮离子注入谷子诱变效应研究. 任祎,牛西午,韩美清,王世研. 2006
[16]不同能区重离子束在小麦育种上的比较研究. 颉红梅,卫增泉,张金莲,韩光武,李文建,周光明,高清祥,黄涛,李强,党秉荣,王菊芳,蔡喜臣,何静. 1998
[17]离子注入对凤仙试管苗组织培养和成花的影响. 孙宁,张磊,赵新海,刘玉芹,陈小强,孟庆良,孙永健. 2009
[18]离子注入红芸豆种子生物效应分析. 李海金,晋凡生,常建忠,李洁,刘恩科. 2019
[19]N~+离子引起的黑麦染色体易位. 朱凤绥,卫俊智,孙元枢,陆挺. 1993
[20]等离子注入诱变对菜用大豆品种出苗及遗传变异的影响. 马海林,樊智翔,安伟,米小红,王计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芽孢杆菌ZL397的鉴定及其对米尔伊丽莎白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作者:竺利红;尹小良;施跃峰;皮雄娥
关键词:特基拉芽孢杆菌;黑斑蛙;米尔伊丽莎白菌;鉴定;抗菌谱;攻毒保护试验
-
山核桃内生细菌ZL34的鉴定、抑菌活性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作者:竺利红;邱海萍;项慧娟;刘浩;施跃峰;袁玉伟
关键词:茶藨子葡萄座腔菌;贝莱斯芽胞杆菌;鉴定;抑菌活性;山核桃
-
基于微生物固态发酵的菊花叶资源化利用
作者:竺利红;张潮;尹小良;施跃峰;李孝辉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发酵;菊花叶;饲料添加剂
-
解淀粉芽孢杆菌HZ179制剂防治茄科作物瓜蚜药效试验
作者:竺利红;张红;施跃峰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瓜蚜;防效;茄科
-
植物乳杆菌ZR09体外抑菌试验
作者:尹小良;张红;施跃峰;竺利红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抑菌;机理
-
发酵法制备黄芪药渣饲料添加剂活性物质
作者:竺利红;焦巧芳;尹小良;张红;施跃峰
关键词:黄芪;棘孢木霉;发酵;黄芪甲苷
-
一株乳酸杆菌ZL43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机制初探
作者:竺利红;尹小良;张红;施跃峰
关键词:短乳杆菌;鉴定;抗菌谱;抑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