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催产激素及其组合对黄颡鱼♀*长吻鮠■繁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青海

作者: 张青海;潘庭双;江河;凌俊;张超;段国庆;胡玉婷;周华兴;汪焕;杨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颡鱼;长吻鮠;繁殖;激素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1 年 024 期

页码: 125-126

摘要: 为研究不同鱼用催产激素对雌性黄颡鱼、雄性长吻鮠杂交组合繁殖的影响,试验选用3种激素,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地欧酮(DOM)、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3),共9种激素组合。结果表明:试验组Ⅴ催产效果最好,该组雄性长吻鮠催产药物为LHRH-A31.5μg/kg+HCG 300 IU/kg+DOM 1.5 mg/kg,雌性黄颡鱼催产药物为LHRH-A3 30μg/kg+HCG 1 200 IU/kg+DOM 13 mg/kg,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分别为95.0%、81.2%和78.3%。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不同催产激素对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繁殖的影响. 潘庭双,凌俊,江河,段国庆,胡玉婷,周华兴,汪焕. 2019

[2]不同配对方式下雌鸽繁殖期生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 谢鹏,施则伟,付胜勇,卜柱. 2015

[3]种公禽繁殖系统对光要素的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孙研研,陈继兰. 2017

[4]长吻鮠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张升利,孙向军,张欣,姜志强,苏建通,梁拥军,杨璞. 2013

[5]长吻鮠常见病调查. 陈万生,马成伦,赵元莙. 1988

[6]长吻鮠雌雄性腺转录组比较分析. 樊佳慧,叶欢,宋信华,岳华梅,黄玲,阮瑞,郜卫华,李创举. 2024

[7]池养条件下长吻鮠苗种期的食性分析. 杜军,王超钖. 1988

[8]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 Gnther) 鱼种阶段蛋白质最适需要量的研究. 张季涛,陈先均. 1990

[9]山地河流型水库网箱培育长吻鮠鱼种试验. 向君祖,何力,黄建光,王雪光. 2005

[10]饲料中不同维生素C含量对长吻鮠的影响. 刘海燕,雷武,朱晓鸣,杨云霞,韩冬,薛敏,解绶启. 2009

[11]长吻鮠鱼苗、鱼种培育技术的研究. 张义云. 1987

[12]黄颡鱼鳍组织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条件的研究. 宋立民,王卫民,王玉芬. 2010

[13]3个湖泊中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体内CYP1A1和GST的比较及其功效分析. 宋超,钟立强,裘丽萍,陈校辉,刘颖. 2013

[14]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抗低温应激的影响. 胡俊茹,王国霞,孙育平,赵红霞,黄燕华,曹俊明. 2019

[15]小球藻醇提物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黄文庆,孙育平,王国霞,王绥涛,莫文艳,陈晓瑛,张永亮,黄燕华,廖宇航. 2020

[16]四种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消化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杨雨生,王洋,曾祥茜,杨广,朱国霞,张宝龙,吴旋,白东清. 2018

[17]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部分生化指标及水质指标的影响. 张红霞,王洋,吴旋,曾祥茜,杨广,张建超,朱国霞,白东清. 2019

[18]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幼鱼组织谷胱甘肽含量、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周艳玲,孙育平,黄燕华,王国霞,陈冰,王卫民,曹俊明,易昌金. 2018

[19]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初探. 杨移斌,艾晓辉,宋怿,董靖,胥宁,姜兰. 2019

[20]外源酶制剂对黄颡鱼免疫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王国霞,曹俊明,牛凤池,黄文庆,胡俊茹,陈冰,范怡杰,黄燕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