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籽粒重的遗传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宁海龙
作者: 宁海龙;李文霞;李文滨;王继安;张大勇;魏淑红;孟宪欣;张亚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籽粒重;细胞质效应;种子和母体效应;遗传率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05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69-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亲本、F1、F2三个世代为材料,采用混合模型方法,分析大豆百粒重的种子效应、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植株效应。结果表明,大豆籽粒重除受到种子直接加性和显性作用外,还有来自母体植株的加性和显性作用,这些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母体显性效应方差最大,其次是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种子直接显性效应和母体加性效应的相对比例较小。从遗传体系来看,母体效应略高于种子直接效应。种子和母体效应的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都达到显著水平,总的狭义遗传率达到40%。根据亲本育种值的预测,东农7819号和东农46号两亲本有利于提高籽粒重。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抗胞囊线虫基因不同世代遗传率的变化. 卢为国,袁道华,李金英,李海朝,文自翔,张辉. 2010
[2]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薛红,宁海龙,杨兴勇,董全中,张勇,张明明,李微微. 2020
[3]现蕾期叶面喷素对紫云英籽粒数和籽粒重的影响. 刘春增,郑春风,聂良鹏,张琳,张济世,吕玉虎,李本银,曹卫东. 2022
[4]水稻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进展. 康公平,伍林涛,张宁. 2014
[5]细胞质对普通小麦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 王世杰,李保云,康明辉,刘春雷,达博雯,林作楫,尤明山,刘广田. 2008
[6]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和核质互作的遗传效应分析. 仇秀丽,王洪飞,王乃元,李毓,梁康迳. 2013
[7]作物抗病虫性的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进展. 黄得润,沈君辉,刘光杰,伍灿. 2006
[8]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效应研究. 陶芬芳,岳宁燕,杨学乐,彭烨,邢蔓,朱艳菊,郑梦莎,邬贤梦. 2017
[9]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研究综述. 王彦荣,王妍,代贵金,蔡伟,吕晶. 2000
[10]粗山羊草的细胞质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 杨凯,朱志华,昌小平. 1997
[11]玉米子粒主要营养成分在杂交后代的表现. 魏良明,戴景瑞. 2005
[12]Tal小麦F_1与对应常规F_1母本效应的比较研究. 达龙珠. 1994
[13]籼型杂交稻亲本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对比分析. 朱满山,王丰,符福鸿,黄慧君,肖昕,柳武革,刘振荣,廖亦龙,李金华,陈建伟,付崇允. 2012
[14]杂交粳稻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 王才林,汤玉庚. 1990
[15]植物花药培养中的遗传变异. 滕海涛,宋建成,姜丽君. 1999
[16]云南稻种耐冷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曾亚文,徐福荣,申时全,杨忠义,叶昌荣,邓家有. 1999
[17]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无花瓣突变体“ Ap-Tengbe”花瓣性状的遗传规律. 蒋立希,BeckerHC. 1999
[18]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胞质效应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李博,张梦,张学贤,郭立平,戚廷香,唐会妮,王瑞杰,王海林,乔秀琴,吴建勇,邢朝柱. 2023
[19]不同细胞质粳稻不育系的开花习性比较. 王艳华,商文奇. 2013
[20]玉米籽粒性状的遗传模型研究. 张红伟,孔繁玲.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代表性春大豆种质资源叶片蔗糖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王象然;张大勇;郑伟;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孙长恒;吴雨恒
关键词:大豆;叶片;蔗糖;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高产优质红小豆新品种龙红豆10号
作者:王强;孟宪欣;尹振功;郭怡璠
关键词:红小豆;新品种;龙红豆10号;高产;优质
-
叶面喷施锌肥对小豆产量及籽粒锌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琬;王雪扬;卢环;刘淼;王晨;高嫱;孟宪欣;尹振功
关键词:小豆;外源锌;产量;籽粒锌含量
-
绿豆AsA-GSH循环对初花期低温的响应及烯效唑的缓解效应分析
作者:项洪涛;李琬;王雪扬;王德明;张晓青;王强;孟宪欣;尹振功;王晨;高嫱
关键词:绿豆;烯效唑(S3307);低温;AsA-GSH循环;产量
-
大豆籽粒蛋白质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霞;郝健晖;韩德志;胡博;宁海龙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QTL;关键基因
-
广适高蛋白小黑芸豆品种龙芸豆30的选育
作者:孟宪欣;王强;尹振功;郭怡璠
关键词:高蛋白;广适;小黑芸豆;龙芸豆30;选育
-
基于主茎力学特性的大豆种质资源抗倒伏性分析
作者:刘明;王贞杰;孙亚男;赵彩桐;韩德志;李文滨;姜振峰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主茎力学特性;抗倒伏系数;种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