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稻轮作区周年耕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朝苏

作者: 汤永禄;黄钢;吴春;马孝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麦稻轮作;周年耕作模式;作物产量;土壤特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2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786-7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4~2009年,在成都平原麦稻轮作区研究了不同周年耕作模式(周年翻耕无秸秆还田、小麦免耕稻草覆盖还田+水稻旋耕无秸秆还田、麦稻周年免耕秸秆全量还田、麦稻周年垄作免耕秸秆全量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间小麦产量差异较小,水稻产量差异较大;免旋结合稻草覆盖还田模式年际间水稻产量较其他模式稳定。麦稻关键生育阶段0~30 cm土层速效养分含量模式间差异较小;免旋结合稻草覆盖利于土壤表层有机质积累。周年免耕秸秆全量还田模式20 cm处紧实度降低,渗水速率增大,保水性能下降。研究结果说明,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供给能力不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因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导致水分下渗差异是水稻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免旋结合稻草覆盖还田模式似乎更利于麦稻轮作田生产能力的稳定。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稻田不同免耕轮作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汤永禄,吴晓丽,李明,刘淼,熊涛. 2019

[2]麦稻轮作制下磷肥·钾肥合理分配技术研究. 魏文,武际,张祥明,郭熙盛. 2011

[3]麦稻轮作下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张祥明,王允青,许征宇,鲁剑巍. 2012

[4]茶叶氟含量与茶园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赵明,蔡葵,王文娇,赵征宇,孙永红. 2016

[5]行间种草对火龙果果园土壤特性及果实产量的影响初探. 蒙正兵,刘华荣,龙忠富,张瑜. 2016

[6]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宝音贺希格. 2013

[7]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 崔贝,王纪华,杨武德,陈立平,黄文江,郭建华,宋晓宇,冯美臣. 2013

[8]放牧对黑麦草+白三叶混播草地植被构成的作用. 周姗姗,孙红,廖加法,于应文. 2012

[9]不同海拔高度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指标分析. 王瑞永,刘莎莎,王成章,郭玉霞,严学兵. 2009

[10]行内覆盖对果园土壤特性及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侯婷,闫鹏科,庞群虎,马婷慧,齐雁冰,王锐. 2019

[11]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冀中锐,李建,史根生,郝华正. 2018

[12]深松耕作对新疆绿洲棉田土壤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郭仁松,王亮,崔建平,林涛,郑子漂,玛依拉·玉素音,田立文. 2021

[13]秸秆还田对盐碱地改良的研究进展. 张秀敏,高日平,康文钦,王伟妮,潘遵天,黄洁,高山明,于晓芳,景宇鹏. 2021

[14]木本泥炭与减量施肥对苹果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陈丽楠,刘秀春,荣传胜,张成. 2021

[15]提高滨海盐渍地区春玉米产量及改善土壤盐碱特性的综合管理措施. 王韵弘,张济世,王红叶,刘秀萍,崔振岭,苗琪. 2021

[16]海藻酸钠寡糖灌根处理对小麦根际土壤特性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运红,和爱玲,姚健,骆晓声,杜君,杨占平,黄绍敏,宝德俊. 2019

[17]旱地番茄连作障碍机理研究进展. 李小霞,靳鲲鹏,李万星,李丹,韩文清,苏秀敏,王佼,王秋兰,曹晋军. 2020

[18]不同土壤对春小麦吸收~(90)SR的影响. 朱永懿,裘同才. 1987

[19]腐植酸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赵振东,孙廉平,曹正男,宁晓海,曹立勇. 2022

[20]羊肚菌子实体发育生物学(上)——生物学和非生物学因子对菌丝培养和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赵永昌,柴红梅,陈卫民,赵子悦,孔令舰.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